转载自百家号作者:萨沙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系列第讲)
年1月,萨沙去印度旅游了一通。
印度是萨沙很想去的国家,原因也无须讳言。
除了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以外,今天的印度也让萨胖很有兴趣。
以萨胖的老迈年龄和肤浅的阅历来说,我是非常讨厌被灌输的。
而我接触到公开媒体的印度消息,几乎都是负面的,似乎印度就是一坨屎。
有意思的是,18年的对峙让萨沙明白,阿三有胆量这么做,恐怕还真不是一坨屎。
人家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就自己去看吧。
悟空:师傅,去哪儿?
唐僧:天竺!
上图开门的不是阿里巴巴,是印度的侍者。
第二天了,我们要暂时离开新德里了,赶赴北方邦的首府阿格拉。
中国游客去北印度旅游,基本就是围绕着新德里-北方邦阿格拉-拉贾斯坦邦斋普尔这条线,也叫作*金三角。
为啥呢?
印度实在太大了。
印度的面积是万平方公里,排行世界第七。貌似只是第七,排行前面的诸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4国都有大片领土不适合人类居住。
相比起来,印度的自然条件非常好,算得上得天独厚。
除了北方有些山地以外,印度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适合耕种的肥沃平原。二战时期,印度的人口就接近4亿,不亚于中国。
图上是北方邦的农村,和中国农村没有什么区别,又脏又破。
北方邦是北印度的重要邦,也是整个印度人口最多的邦,有2亿人。北方邦以农业为主,是个农业大省,并不发达。
印度的邦是印度特殊的行*单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省。
在古代,印度的土邦和今天不同。土邦可能很大,超过一个省的面积,也可能很小,只有几个村子。
历史原因决定每个邦都有自己的国王。
直到英国人殖民多年,印度还有大约个土邦国王、土邦贵族的实权派,控制印度大约二分之一的地盘。
很多土邦享有不同的自治权利,有的具备自己的武装力量,有的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有的仅仅需要向英国人交点税而已,有的几乎和英国女王平起平坐,还有土邦国王是当年的世界首富。
自然,也有很多土邦只是保留国王的虚名而已,由英国人给一些可怜的年金。
印度独立以后,尼赫鲁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将绝大部分土邦收归印度控制,只有几个土邦归属巴基斯坦。
对于敢于对抗印度的土邦,尼赫鲁或者直接*事攻击或者暗杀,基本都搞定了。
说白了,尼赫鲁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好在被我们狠揍过一棍子。
到了7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取消了土邦的所有特权,土邦国王都成为普通的印度公民。
这算不算忽悠人家国王?
这就是北方邦的首府阿格拉了。
大家也看到了,市容破破烂烂,完全不像是省会的样子,也就是江苏大县的县城感觉。
北方邦人口有2亿多,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首府省会阿拉格的人口才70多万,也就相当于南京市的1个区。
萨胖这顿饭就在KFC解决了,
因宗教原因,印度教不吃牛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KFC只有鸡肉。
萨沙点了个鸡肉汉堡,吃起来感觉味道非常古怪,和中国完全不同。
请教了当地印度小伙,才知道原因:最初欧美快餐在印度根本不被接受。印度自认为是美食故乡,吃不惯欧美快餐的口味。
眼见要关门,KFC被迫开始印度化,采用了本地的很多特殊调料,才被印度人接受。
所以,印度的汉堡、炸鸡都相当本土化,中国人吃起来自然有一股怪味道。
即便如此,KFC里面几乎没什么人。
阿格拉没有看到什么公交车,路上都是这种机动三轮车。
这种机动三轮车在印度叫做突突车,在南京叫做马自达(南京人都知道)。
为什么叫做突突车,据说是:开动的时候,车子会有tutututu的声音。
整个印度到处都是突突车,连新德里的繁华区也有不少,据说总数高达多万辆。
这种车的特点是方便。
它的速度快,行程远,瞬间就可以跑几条街。
同时,托托车可以运人也可以带货,相当多功能。
萨沙小时候经常做南京的机动三轮车,唯一的感觉是不安全。南京的车子几乎都是用两轮摩托车自行改装的,一旦转弯就发飘,让乘客心惊胆寒。
这次萨沙坐上印度突突车,最惊讶的是很稳。无论车子高速还是转弯都很稳,就像坐汽车一样。
自然,突突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萨沙和印度小伙两人坐车过了2条街,就给了3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3元。
印度是民主制度,同台湾一样,满街都是竞选宣传。
在这种国家,执**必须考虑争取人民的支持,也就要顾及人民的利益。
年莫迪*府掌控的印度,经济发展强劲。
当年印度GDP增长率在7%至7.5%左右,外国投资首次出现多于中国。莫迪志得意满,认为年选举必胜。
然而,年底在印度北方5邦选举中,莫迪和印度人民*惨败,无一获胜。
一般认为,这是莫迪忽视了印度农业和广大农民的结果。
如阿格拉所在的北方邦,农民高达约2亿人,就是选举中一定要争取的对象。
那么,**的国家*策就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取消对农民不合理的*策。
去年印度农民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游行,*府就无法漠视。
去年3月,约3.5万名农民徒步约公里,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纳希克前往该邦首府孟买,抗议并要求免除农业贷款以及提升农作物价格。最终,抗议农民与邦*府达成协议。
11月大约有8万名农民与农场工人赶赴新德里进行抗议,向印度总统请愿。有趣的是,许多抗议者是印度共产*(马克思主义)农民组织成员。
类似的游行还有很多,基本上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府最后都会答应。
说真的,萨沙对印度了解的越多,越是感到民主制度对于印度的重要性。
如果印度是专制国家,以国内的贫穷、多族群、多宗教、多民族的可怕情况,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变成索马里或者南斯拉夫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现在来说,民主制度最大程度的缓解了印度的矛盾,也是最符合印度的制度。
在阿拉格,萨沙终于无法使用美元了,被迫换了一堆卢比。
大家不要小瞧这元的卢比,曾经引起过整个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震动。
年,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废除卢比和卢比的大面额纸币,用新的货币取代。
市民可以重新开账户兑换纸币,但必须和银行人员进行面谈后开户。无法证明收入来源的存款,将被征收60%的税。不能合法兑换新钞票的旧币,都会当做黑钱和贪污所得全部废除。
为什么这么做?
莫迪的目的很夸张:在于一劳永逸的打击逃税、黑钱和贪污。
这3点在印度都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据投资公司Ambit统计,3点涉及的“黑色经济”占了印度GDP的1/5。按年印度2.万亿美元GDP计算,“黑色经济“总量则高达约亿美元,比泰国全年GDP(亿美元)还高。
富人为了逃税,囤积了大量的卢比现金存在仓库中。用现金进行各种交易,就可以成功躲避印度税务部门的监控,以逃避大量税收。
黑钱也是类似,通过民间大量现金的交易,犯罪分子可以将大量非法所得洗白,为国际洗钱提供了场所。
印度各级*府普遍存在贪污现象。即便有公开官员财产和账户的制度,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受贿大量现钞不存入银行来规避。
莫迪这一手冒着搞乱全国经济的巨大危险,效果非常显著。
*策实行后,印度47个城市11月份税收达到去年同期的2.5倍,预计追缴逃税总额可能达到亿美元。同时,官员忍痛放弃贪污到手的大量赃款现金,不敢去兑换新币。洗黑钱分子也被迫采用新的方法,比如购买*金、珠宝等等。
总之,废币行动对于印度经济是有积极意义的
印度经济也并没有受到废币的影响。年第四季度为7.2%,已经超过了中国。
有意思的是,这本来和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国内官媒却统一口径口诛笔伐,这就更有意思了。
中午去酒店休息,又看到了这个东西。之前在马来西亚等国,萨沙就看过这玩意。
在印度,众所周知是不能随便用左手的,很多人也没有习惯用卫生纸。
写到这里,萨沙还颇有些惭愧的感觉。
记得当天去上厕所,又遇到了殷勤递给纸巾的侍者。
因的钱是放在左边的裤袋里,萨沙当时也没有多想,随手掏出钞票递给侍者做小费。
那时,我就看到侍者明显犹豫了一下才接住。
事后醒悟,在印度这个国家,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希望这个黑黝黝的侍者原谅萨胖是个外国人,不懂规矩,不要见怪。
上面说了这么多废话,下面开始好玩的了。
今天也是整个印度最重要的一段开始了,就是阿格拉的泰姬陵。
我们居住的酒店距离泰姬陵也就几条街的距离,车子很快就开到了。
同很多景点一样,泰姬陵内只能乘坐专门的电动车,一说是出于安全考虑,防止汽车炸弹。
这辆电动游览车破破烂烂,感觉至少开了七八年。
第三世界国家,忍一忍吧。
去泰姬陵的路上,萨胖偶遇了神牛。
这几天,碰到了无数头神牛,大摇大摆的在街上闲逛。
无论是印度司机还是穆斯林司机,遇到神牛都不能按喇叭,只是耐着性子等着它自己走开。
如果神牛躺在地上,你就只能开车绕过去,就这么牛!
在印度教中,牛是神不是动物。
一种说法,神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每头神牛的背上都坐着1个湿婆神,巡视着印度大地。
在印度,绝对不允许杀牛,当然也不能虐待,不然就要出事。
在抗战时期,中国驻印**官就亲眼看到过无数次械斗。大体是穆斯林提着血淋淋的牛肉走路,瞬间就被印度教徒围殴了,后者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萨胖听印度小伙说,就在10年前,他所在的乡下就有印度教徒围殴打死了2个穆斯林。在穆斯林家里,印度教徒发现了带着血的牛皮和牛角,立即大打出手。
自然,印度人可以喝牛奶的,还可以吃*油,还可以用牛粪作燃料。
因没有任何攻击威胁,大量的牛四处游荡,比美国的流浪汉还自由。
美中不足的是,印度的城镇中并没有足够的植物,那么牛就只能在垃圾堆中寻找食物,类似于中国的垃圾猪了。
到了泰姬陵的门口了。
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来印度必去的地方。
泰姬陵是1座清真寺,是莫卧儿帝国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病死的妻子穆塔兹·马哈尔(泰姬.玛哈尔是封号)建立的。
在泰姬陵建立的年至年,印度帝国也就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就是阿格拉。
沙贾汗在阿格拉建立了爱妃的陵墓泰姬陵,花费了22年时间。
这个门很气派,有至少10层楼房的高度。
在门口很惊奇,但萨胖进去以后才知道这个门没什么了不起的,小巫见大巫。
很美吧?真的很美。
和所有人一样,萨胖看到泰姬陵后能发出的就是惊叹。
泰姬陵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萨沙去过很多国家,也见过很多美丽的建筑。
但我敢这么说:世界上最美的建筑最多只能和泰姬陵并驾齐驱,很难超过它。
穆塔兹·马哈尔原名阿姬曼·芭奴。
她就是阿拉格本地女孩,祖籍是波斯,父亲阿布哈桑·阿萨夫·汗是莫卧儿帝国的大臣。
阿姬曼·芭奴是个惊人的美女,据说皮肤像玻璃一样柔美,双眼像宝石一样美丽。
少女时代的阿姬曼·芭奴一上街,总能迷倒无数小伙子。
18岁的时候,阿姬曼·芭奴嫁给了三皇子库拉姆,成为他的第2任妻子。和所有皇子一样,沙贾汗还有另外3个妻子。
有意思的是,当时正是库拉姆的低谷期。
几年前,他起兵试图夺取父亲的宝座,失败后被贬到阿拉格,心情非常沮丧。
这段婚姻为库拉姆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他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几年后,父亲贾汉吉尔病死,库拉姆终于结束了7年的流放生活,成为帝国的沙贾汗,也就是世界之王的意思。
因为是共患难的夫妻,沙贾汗对阿姬曼·芭奴非常宠爱,到达了痴迷的地步。
阿姬曼·芭奴和丈夫的感情非常好,她自己也非常聪明。
在沙贾汗四处征讨的时候,阿姬曼·芭奴就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代替丈夫处理国务。
沙贾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
这引起了王朝大臣的极度不满,却没有什么办法。
当年并没有避孕措施,阿姬曼·芭奴为沙贾汗生育了14个孩子,存活的只有四男三女。
两人结婚第19年,阿姬曼·芭奴生下了第14个孩子,随后产后感染痛苦的死去。
死前,年仅38岁的阿姬曼·芭奴对丈夫提出2个要求:终身不要再娶;为她修建一座陵墓。
沙贾汗全部答应,也确实终身没有再结婚。
妻子死后,沙贾汗悲疼万分,一夜之间白了头发。
为了实现妻子的遗愿,沙贾汗是不惜代价的。
况且,在沙贾汗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特别强大,国力远远超过阿克巴大帝时代。
沙贾汗为了修建这座泰姬陵,从整个印度招纳人才,还派人远赴波斯、土耳其、巴格达。他不惜重金请来了几十名世界顶尖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
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沙贾汗也是不惜一切。
比如印度自产的纯白大理石、成千上万颗宝石,还有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红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不惜代价一律购买。
仅仅阿姬曼·芭奴棺椁上,就有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
沙贾汗使用了2万多名工匠,花费了22年才完成泰姬陵的修建。
西方估算,工程共耗费万卢比,这是惊人的数字。
泰姬陵的修建,掏空了莫卧儿王朝富裕的国库,王朝由此开始走下坡路。
明眼人都可以发现,泰姬陵和传统的清真寺是完全不同的。
它虽然有阿拉伯的风格,更多是印度本土建筑的秀丽。
沙贾汗本人对于泰姬陵的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才配得上她绝美的妻子。
这里还有两个野史传说。
第一是泰姬陵的总设计师,曾经反复设计多个方案,但沙贾汗都不满意。
后来沙贾汗下令将总设计师的爱妻处死,让他也体验到自己的痛苦。
电影中:沙贾汗国王问建筑师:你结婚了吗?是的,我的国王。你爱她吗?是的,陛下,她是我的全部,我爱她甚过一切。很好,那我就把她处死,你就知道我有多么痛苦,就能为我的妻子建起世界上最壮丽的坟墓。
妻子死后,总设计师悲痛欲绝,将泰姬陵当做自己纪念妻子的产物。
顿时,它笔下的作品美丽了百倍。
第二是举世无双的泰姬陵建造好以后,沙贾汗下令付给数十名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惊人的酬劳,但又将他们双手全部打断。
打断手的原因很简单:沙贾汗不愿意出现第二座,可以和泰姬陵匹敌的建筑。
泰姬陵建成之时年,沙贾汗已经60岁了。
这22年内,沙贾汗没有再结婚。
他宠爱自己和阿姬曼·芭奴所生的大儿子和大女儿。
他让大女儿掌管后宫,准备让大儿子达拉·什克继承王位。
其他3个儿子都不服,能力最强的第三子奥朗则布决定篡位。
经过激战的斗争,奥朗则布杀死了大哥和四弟,将二哥流放,残忍的夺得权力。随后,他将父亲沙贾汗和大姐都软禁在阿拉格红堡中。
沙贾汗已经69岁高龄,无力反抗。
无法靠近泰姬陵,沙贾汗只能站在阿拉格红堡里,通过窗户远望这座陵墓,每天都泪流满面。
5年后,74岁的沙贾汗去世。
奥朗则布恼怒父亲对他的打压,毕竟血浓于水。
最终,奥朗则布将沙贾汗葬在了泰姬陵,和母亲阿姬曼·芭奴埋在了一起。
其实,奥朗则布能力比父亲还强。
在他的统治时期,莫卧儿王朝的版图是几千年来最大的,几乎完全统一了印度。
泰姬陵的参观就到这里了。
这是泰姬陵傍边的一条河,亚穆纳河,主要用于运输。
即便是阿拉格本地的白色大理石,也要从多公里外运过来。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水运是唯一的办法。
同时,2万多名工人的饮用水也需要靠河流。
印度的生态保护是非常好的,大家注意河中的天鹅。
在印度,老百姓根本不杀野生动物,满街都是各种动物乱窜。
在中国,这些野生天鹅怕是早就成串烧了。
离开了泰姬陵,我们又去了著名的阿格拉红堡。
阿格拉红堡距离泰姬陵不到2公里,是印度最大的城堡,也是莫卧儿帝国的心脏。
阿克巴大帝花费8年时间,在首都阿格拉建立了红堡。
阿克巴大帝是莫卧儿帝国第三个皇帝,也是帝国真正的奠基者。在他的统治期间,帝国的版图扩大三倍,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
在阿克巴大帝之前,其实根本没有人真正统一过印度,而他统一了大部分印度。
他的儿孙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又进了一步,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
其实如果没有莫卧儿帝国,没有阿克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印度这个概念。
红堡面积高达38万平方米,只有紫禁城的一半左右,也很惊人了。
阿拉格红堡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红砂岩建造,所以叫做红堡。
萨胖去的时候正好是艳阳高照,红堡被阳光照的红彤彤的,很有些吓人。
城堡的大门口,横躺着一只旺财。
上面也说了,印度的动物没有生命危险,非常随意。
印度街上除了牛以外,最多的就是狗了。
这些旺财和欧洲的野狗不同,它们几乎不叫,而是静静的四处游走,有时候就贴着人走过,根本不怕人。
印度小伙说,印度的野狗不咬人。
萨沙个人认为,野狗咬人主要是为了自卫,怕遭到别人的攻击。
在印度,从古至今没有人攻击野狗,野狗自然不需要自卫,又何必咬人呢?
萨沙不觉想起了我家南京小区的很多野猫。这些野猫平时高度紧张,遇到人靠近哪怕还有十多米,就一溜烟的跑了。
后来萨胖听说,这些野猫经常被人攻击,还有家长带着小孩去用石头砸野猫,更有无聊者将*鼠药混入猫粮丢在地上。
对于生命不尊敬的社会,其实是很可怕的。
这是红堡的护城河,以往都是灌满水的,河长2.5公里,河边的墙高20余米
印度小伙告诉我,之前护城河连都养满了凶恶的鳄鱼,小船放进去都会被它们掀翻。
印度的鳄鱼属于大型鳄鱼,普遍体长超过6米,大的可能达到八九米。
在水中,人类基本是对付不了印度鳄鱼的。
护城河是红堡的第一层防线,敌人是很难攻破的。
在印度,任何一个土邦的国王都必须有自己的城堡。
那是因为印度古代并没有火炮,依靠火枪和冷兵器是很难攻破城堡的。
城堡就是土邦国王的保护神。
红堡是莫卧儿王朝的统治核心,并不是仅仅为了好看,而是具有*事用途的。
大家注意,进入了城门以后,发现还有第二道城门。
这块地方,就是两道城门之间的空挡,类似于中国的瓮城。
作战的时候,可以故意将一部分敌人放入红堡的这个瓮城,然后从两边高处射箭和投掷重物,将他们活活杀死。
两边射击点的距离都太高,瓮城里面的敌人是无法还手的,也不可能爬上去,必死无疑。
进入第二道城门,又是一条又长又奇怪的通道,还是倾斜的。
印度小伙告诉我们,这也是防御工事。
如果敌人杀进来,红堡的卫兵就会从高处滚落一个个球形巨石。
石头沿着这个倾斜的通道滚落,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全部被压成渣了。
同时,两边的高墙上也可以部署弓箭手,让敌人有来无回。
越过了几道防御工事,就是红堡的核心了。
红堡非常的大,本来有多座宫殿,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今天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被英国人破坏掉了。
这里,就要简单介绍一下莫卧儿王朝了。
众所周知,印度种姓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基本都是雅利安人,大部分首陀罗是当地土著。
无论什么种姓,都是信仰印度教的。
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则是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也不是印度人。
王朝来自于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源自于蒙古四大汗国的察合台汗国,他们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常年盘踞中亚,导致他们产生大混血又接受了伊斯兰教。
所以,可以说莫卧儿帝国是入侵者,是外来的力量,最终被印度人同化了。
红堡的警卫,他没有配枪,只有一根木棍。
10年前很多印度*警也不配枪,只是带着棍子。
这是传承英国殖民时期的传统,印度警察不配枪,防止他们造反。
而对于温和的印度人来说,一根棍子就足够了。
印度枪支管理比较严格,居民虽然可以合法购买猎枪但手续复杂,价格高昂。
所以印度民间枪支很少,警察用棍子就足够应付日常巡逻了。
要知道,印度警察都是大汉,一棍子下去也是可以打死人的。
在当年的上海外滩,大批红头阿三也是拿着棍子巡逻的。
这就是软禁沙贾汗的小宫殿和小清真寺,非常奢华。
这里条件是不错的,但沙贾汗的待遇并不好。
传说有一年夏天非常热,沙贾汗向儿子奥朗则布索要一些冰水。奥朗则布恼怒于父亲宠爱大哥,自己才要靠杀死2个哥哥上位。对于父亲的请求,奥朗则布回答:让他喝墨水就可以了。
好在沙贾汗的大女儿嘉罕娜拉公主非常聪明,经常缓和父亲和弟弟的关系。
对于这个终身未嫁,口碑极佳,外貌酷似母亲的大姐嘉罕娜拉,奥朗则布也是比较尊敬的。
大体上,沙贾汗并没有被虐待。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红堡活了5年以74岁高龄善终了。
从软禁沙贾汗的宫殿窗口看出去,就是泰姬陵。
据说沙贾汗晚年已经老态龙钟,每天都坐在窗前遥望泰姬陵,思念妻子,泪流满面。
姬陵和妻子的棺木距离他不到2公里,他却不能过去,儿子怕他借机逃走。
后来沙贾汗年龄过大,已经无力站立和坐在窗子边。他只能躺在床上,靠一块水晶石的折射来凝望陵墓。
儿子奥朗则布多少有些心软,才命令在软禁父亲的屋子四壁上,镶嵌了大小不一的镜子。
这样无论面向何方,沙贾汗都可以看到泰姬陵的影子。
建造泰姬陵之时,沙贾汗曾计划在亚穆纳河北岸,用黑色大理石建造一座纯黑沙贾汗陵,造型跟泰姬陵一模一样,并在隔岸的两座陵寝间,建起一座用白银建造的桥梁。以黑对白,寓示两人的爱情纯洁。
奥朗则布没有允许。
父亲沙贾汗建造泰姬陵,早已经掏光了国库。印度很多地方民众长期忍饥挨饿,国家经不起消耗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朗则布比他老爸上道。
红堡宫殿里面有很多精美的墙壁和柱子。
和泰姬陵一样,红堡的很多墙壁上原本镶嵌着无数的宝石。
英国人来到印度以后,有计划的将这些宝石偷走。
阿格拉的古堡曾被征用为*营,而泰姬陵则改成了英国青年*官娱乐的舞厅。
这些英国*人驻扎在这里,毫无例外的都带着小刀,将宝石一颗颗撬走。
等到印度独立的时候,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宝石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后来重新镶嵌的人造宝石。
英国佬,够损的。
萨沙突然想起在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看到的一个清代大户人家的祖宗牌位。
妈的,老毛子比英国佬更损且没文化,连这玩意都偷。
这是皇帝的宝座,孤零零的放在大阳台上,后面就是20多米高的墙,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
这不知道印度皇帝是怎么想的?玩帅啊?
自从阿克巴大帝建立阿拉格红堡,这里作为印度的统治核心长达多年之久,最终被英国白人掀翻。
年,莫卧儿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是个大烟*,抽鸦片已经到了可以不睡觉不吃饭的地步。
此人还是个糊涂虫加懦夫,丝毫没有祖先的影子。
即便如此,巴哈杜尔·沙二世也受不了英国人的侮辱和打压。
最终,他公开支持人民反英起义,被英国人秋后算账赶出红堡,流放到缅甸。
由此,莫卧儿帝国完全灭亡,红堡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走出红堡之前,猛然看到一座英式的坟墓。
这是英国总督科尔宾的坟墓,却放在红堡中。
有意思的是,这个总督恰恰是死于印度人反英的大起义中。
当时英国人在印度实行压迫*策,奴役当地人民,强迫*人用嘴咬开吐着猪油和牛油的子弹壳。
这引起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强烈不满,引起了武装暴乱,最终英国东印度公司垮台。
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英国殖民印度的现状。
说白了,当时英国人已经是印度的主人,包括莫卧儿王朝的皇族在内不多是被殖民的二等公民而已。
英国总督就算镇压印度人死了,也可以埋葬在王朝的皇宫中,这就是最大的侮辱。
今天的行程就这么结束了,还挺累的。
晚上萨胖去看了一场印度歌舞,讲述沙贾汗的爱情故事。
歌舞水平很高,尤其感觉印度的女歌舞演员的柔韧性特别好,像是用橡皮泥捏的一样。
萨胖高度怀疑,她们都练过瑜伽。
离开剧场之前,拍张广告的照片吧!88了阿拉格。
今天编辑照片的时候,萨胖赫然发现被这个红衣印度娘们偷拍了。
真有人偷怕萨胖啊!难道印度女人对胖子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