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普京让俄罗斯更强大了吗?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是年3月普京竞选俄罗斯总统的时候,普京的支持者们提出了这个口号,以表对于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职务的信任。而今,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天,俄罗斯面临的形势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随着近期俄*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一些局部败退,现在的俄罗斯可谓是面临着苏联解体以来最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即将陆续进入寒冷的冬季,在北溪管道被炸俄乌冲突升级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和美国之间围绕能源问题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因此,国际形势似乎也不仅仅是在朝着对俄罗斯不利的方向发展,在俄乌战场胶着,西方一致反俄的同时,一支在国际*治舞台上已经被忽视乃至蔑视很久的地域*治集团正在悄然形成,甚至很有可能挽救普京的危局。
客观上讲,如今的俄罗斯确实面临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国以来最大的安全危机。一方面俄*在乌克兰确实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危机之中,俄*在2、3月份历经苦战,好不容易打下的哈尔科夫地区和北顿涅茨克地区的重镇逐一被乌*夺回,甚至在赫尔松战区的一线阵地都有了明显的后退迹象。可见乌*已经逐渐有了正面击败俄*的能力。尽管乌克兰的这些胜利仍然仅仅是停留在战线上的推进,即使是乌克兰自己也承认并未对俄*造成成建制的歼灭性打击,尽管乌*的这些胜利都是建立在一线极大的数量和炮火优势的基础上的,尽管乌*夺回的地盘即使放在东乌总战线来看仍然只是俄*控制区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些战线上的变化却足以令俄*颜面扫地了,普京最近急忙更换特别*事行动主帅就能看出其改变战局的急迫。
当然了,俄*在俄乌战场倒也没有许多西方*客渲染的那么兵败如山倒,其在国内仍然有7万机动部队没有开拔,且俄罗斯最新动员了20万大*,这些已经有服役经验的*人经过一两个月的重新训练后也能进入东乌的二线防御阵地,让俄*机动单位腾出手来执行更具战略价值的任务,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宝贵的机动兵力分散在死板的防线中被动挨打。如果俄罗斯能及时将国内机动兵力和动员新兵投入战场,那么前线的兵力对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完全可以遏制乌*的进攻,甚至有机会在击溃乌*后完成反包围。
美国遥控指挥,欧洲与乌克兰成了抗俄炮灰
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战场之外的局势无疑则是更加严峻更加凶险。
首先,虽然俄罗斯已经利用能源武器成功重创了西方经济,让西方尤其是欧盟国家在对俄发起新一轮制裁时也付出了超出所有人预期的代价。然而恐怕连普京也没想到,尽管欧洲人甚至已经沦落到了“不体面生活”的边缘,但是西方的反俄意志却大大出乎俄罗斯的预料,欧洲*客们仿佛一夜之间有了拼上自身经济乃至居民正常生活为代价也要支援乌克兰打赢俄罗斯的觉悟。欧洲一面从美国、中国那里购买更昂贵的液化天然气,一面又掏空自身*火库,“卖肾”式地提供乌克兰海量的*事装备。这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让乌克兰有了坚持抵抗俄*至今的底气。
虽然从宏观局势上说,这一切不过是美国人用乌克兰当物理炮灰,用欧洲当经济炮灰,一面消耗俄罗斯*力,一面压榨欧洲资本出逃的戏码。但是俄罗斯和欧洲似乎被美国施展了催眠魔术,显然都已经身陷这一泥潭而无法自拔了。如果说在欧洲人还没有直接下场,居然能够凭借支援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甚至还可以自我吹嘘一番的话,而俄罗斯方面因为俄*至今没有能够痛快结束战争,甚至还屡屡出现败绩,自然多少令俄罗斯所谓“世界第二*力”的身份遭到各方的质疑和嘲笑,而昔日普京支持者们希望普京能够重塑强大俄罗斯的口号和雄心也似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但是,变数却悄然之间在已经很久不起眼的中东地区发生了。如果说在几年前,叙利亚战争、巴以战争、也门内战还是全球*治、经济、*事头版的常客的话,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尤其是近期俄乌战争可能引发核大战的流言四起,这些昔日被同情的战乱地区甚至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