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鞍区占位性病变(鞍区蛛网膜囊肿),医院神经外科已步入神经内镜时代。
5月24日,患者因“双眼视物模糊3年,加重后双眼颞侧偏盲5月”入院。入院后,查头部CT及头部MRI考虑鞍区占位,为求系统治疗前来神经外科就诊,以“鞍区占位性病变”收入。
既往发现糖尿病2天;入院时患者神清语明,表情淡漠,双眼视物模糊,双眼颞侧偏盲。垂体MRI+C:蝶鞍扩大,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呈葫芦样突向鞍上,鞍上囊性病灶右侧旁见条片状稍短T1T2信号影,两者关系密切,注入造影剂后短T1长T2信号影明显均匀强化,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未见强化,垂体柄显示不清,双侧颈动脉部分未见明显包绕,视神经受压上抬。结论是鞍区占位性病变,不除外垂体瘤囊变。
患者于5月28日,全麻下经右侧单鼻孔鼻蝶窦入路行鞍区蛛网膜囊肿除术。术中在神经内镜下经右侧鼻腔中鼻甲内后方找到蝶窦开口,于其内下方鼻中膈动脉上方接近鼻中隔弧形切开鼻粘膜,将其向下翻转接近后鼻孔,向左侧推挤鼻中膈,暴露蝶窦鹰嘴及梨状骨,扩大蝶窦前壁至两侧蝶窦开口内侧,用磨钻磨除蝶窦前壁及蝶窦中膈,暴露出鞍底、鞍底斜坡陷凹,鞍底蝶骨平台陷凹,两侧视神经管隆起后,用磨钻磨开鞍底,用髓核钳扩大鞍底满意后,用剪刀剪开鞍底硬膜,即见清亮液体溢出,留取部分蛛网膜留做病理,脑脊液溢出满意后鞍隔膜塌陷,透过鞍膈膜可见视神经及偏向右侧的垂体,无脑脊液溢出,瘤腔取左侧大腿外侧皮下脂肪及扩筋膜修补鞍底硬膜。术中顺利,术后病理确诊为鞍区蛛网膜囊肿。
患者于术后一周出院,出院时神清语明,双眼视物清晰,双颞侧无视野缺损,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0度内镜与显微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照明,规避了显微镜视野空间小,鞍底暴露不充分,肿瘤切除不彻底,脑脊液漏发生率高,保留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医院神经外科已于2月21日,成功完成首例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大腺瘤切除术。而这例鞍区蛛网膜囊肿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的成功开展,再一次展示了医院神经内镜技术已日臻成熟,现已迈入神经内镜时代。
在此,提示广大患者及家属,发现颅内或脊髓疾病及时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常志田主任及其团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采取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力争给患者一个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神经外科李晓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