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独一无二的你
按
依稀听得她语:抚琴筝素弦,难平此恨,流光似水过,也只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听她轻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回眸一视,浮华尘世,过眼云烟,当时只道是寻常。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安如意,一个诗情画意的女子,一个让人心生欢喜的作者,正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今天小编推送的是我们东台剧目工作室汪予涵姑娘的一篇小文《陌上花开》,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作者简介
汪予涵,东台市剧目工作室专业编剧,东台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作品有:小戏《婴啼声声》、小戏《红包》、音乐剧《一根羽毛》、小品《相亲》等。
陌上花开
文
汪予涵
初识安意如是她的第一本书《人生若只如初见》,书名中隐隐透着一股淡淡的哀伤,正好与我当时的心境契合,就信手看了下去,我敢说那是我最疯狂的一次看书了,不为别的,只为那凄凉哀怨的爱情传说和那干净青涩的言语以及荡及全篇的忧愁,我一口气看完了全书,而安意如这个女子也从此在我心中扎了根。
安意如取自人生安能事事如意,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对生活看得很淡的女子。的确,从她的文字中,我们能体味到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纯净,即使你身处闹市,只要一读她的书,心便能立马安静,如置身桃园,波澜不惊。
这本《陌上花开》写的是乐府。众所周知,乐府诗好听,但理解却很难,通常都是言简意赅,但曲高和寡。安意如也认为如此,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乐府,不仅仅是乐府,那些古诗都似是种在我心里的蔷薇,而多年积郁的情感又如长大的猛虎,我不敢轻易放他出来。生怕他不识轻重触伤了细弱的蔷薇”。的确,在历史中游历,犹如行走在蔷薇园,你可以看到那些华美的诗句,一如绽放的花般绚烂鲜艳,一如明日之花即将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辨那蔷薇下的刺,不被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坎坷所刺伤刺痛。而这本书就是以史译情贯穿全篇,因而会越读越上心,越读越有趣。
书的名字很美,不管是书名还是章名。也许是出自于乐府的缘故吧,简约而别有雅致。我在这朴实的文字中闪转,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明或清,去观望彼时的风光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读到谢安、嵇康时心旌摇曳;读到慕容冲、杨广时也哀怜不已。也许这就是安意如文字独具的诱惑力吧!能够让人顺着她的思路,走进无限的遐想之中。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篇越女对王子的暗恋被她写得荡气回肠,同时也不乏深刻真实。她认为他们是不登对的,纵使王子将越女带回,可一入宫门深四海,越女今后的生活又该如何让保证呢?所以说他们的相逢,就该止于流水浮舟上,情思荡漾,也止于荡漾。永远求不得的缠绵绝望,才值得后人为她叹息、感伤......
“心悦君兮君不知”,怨不得谁,恨只恨你我情分不够深,只能够同船渡,不够共枕眠。
“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寂寞无可言说,不是没有遗憾的。但,也不都是遗憾,遇见让自己仰视之人,已是不易,还能奢求什么呢?心仪一个人,是我一个人的事,就让我,在角落里偷偷看着你,心有余响,口不出声。
真的,也的确如此。在错误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只能是一种无奈。越女的愁思,被这乐府名句一颂,绵延了几千年......
相对于越女的愁思,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缪的王妃可就幸福多了。钱缪的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荡漾了一代又一代少女的芳心。据记载,吴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缪甚为想念,一年春天,钱王妃迟迟未归,至春色将近,陌上花已开,钱缪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无一字提及思念,并不是不想念你呀,但若留得你欢喜,我何妨原地等待,且耐心些。爱就是这样宽大的寂寞。
这是怎样的情愫啊!花前凌波横过的淡淡的相思,比春风更柔软,比春水更蜿漫,滋润于我们渴爱的心。钱缪只此一语便艳称千古,可敌得过诗篇无数。戴氏可真够幸运,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纵使纸短情长
仍吻你万千
不仅仅如此,《陌上花开》还讲诉了慕容冲的隐忍,仓央嘉措的放荡不羁,以及谢安的静心处世,李白的浪漫洒脱。读书亦在读人,读她的书,我的心平静了许多。确切地说,这本书还透露着一种禅机玄语。作者本身谦逊的态度溢满全文,于是我也懂得了这句话的精髓“花未开全月未圆”,一切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漫漫,何妨扬眉淡笑,心境从容?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词
/
纳兰性德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亲,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