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美人”
初次接触安意如的作品,正是从她的一本小说《惜春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几乎可以用通宵达旦来形容。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而安意如写的《惜春记》,是从另一个构想的侧面,探究惜春的世事。贾惜春,是曹雪芹笔下最寂寞的女子,又是金陵十二钗中最简明的女子,群芳从中,性灵致冷,爱淡如禅,遗世孤立,万人不可亲近。这是惜春给每个人的最初感觉,也是外在的冷美人。
闲暇之余,我也总在不停的思索“惜春”。惜:乃珍惜,珍爱之意,甚有失去的意蕴含盖其中。春:乃一年之际开始的季节,万物的始祖,意味着人生的春天,即青春年少。通看红楼,我们可以感觉到:也许惜春就是这一大家族的动态牵引,预示着贾家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说起惜春,我们不得不谈另外一个命运多舛的美丽女子,也就是惜春的娘亲——秦可卿。两个人都拥有出众的美貌,美不胜收,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然而两个人的性情却大不相同:惜春的语言是彻底悲观的看待,犹如一刀两段的划清界限。在惜春的眼中,生离死别,是刀划在皮肤上的感受,是痛的麻木的痛,不知道是何滋味。或许是山非山,水非水的一场云雾,横看成岭也好,柳暗花明也好,都只是惜春眼中一幅自然的山水画。秦可卿,出场的时间不长,所用的笔墨较少,生命短暂,却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及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的女子。秦可卿的一生,曲折坎坷,富贵源于美,祸害出于美,就连惜春也是美所造就出来的错误。秦可卿的死,为我们做了一个伏笔,增加了其艺术性,也为秦可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些许朦胧感。
红楼中,对于惜春,突出的是其的冷。对人对事的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惜春都可以表现出她的冷淡。而这种遇事的冷淡被大观园里的人们赋予了“冷美人”的称号,增加了其婚姻的悲剧。入画,是惜春的贴身丫环,跟随惜春有十年的时间。她是最了解惜春的人,知道其冷漠的外表下面也有常人对红尘的眷恋,也有女孩子季节所作的梦中梦,然而,她也是酿成惜春婚姻悲剧的一个源头。惜春与冯紫英的感情,是一种比较绝妙的搭配,心如止水的惜春卷入到红尘的眷恋中,让那份原本该有的名誉、身份、地位,随风飘逝,不念怀尘世,心皈依于零。“风卷残云,被翻红浪”、“天长地远*飞苦,梦*不到关山难”、“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年岁的流转,尘世的浮华,让这个绣户的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一直很喜欢惜春的这首诗:“山水横托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悠日月光辉里,景奇文章造化功。”这一横一拖,传达出了极强的画意,也把惜春的一片云雾缭绕,移动到了咫尺之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在不停的思索着:人世间所谓的感情有很多种,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轰轰烈烈是一场爱,而惜春这种有缘无份的感情也是爱,当她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她所能做的就是不再忘记,在冯紫英的心中,她至少留下了一滴眼泪。
写到这里,感觉到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接下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陈述惜春的那份孤苦,那份寂寞,寄人篱下的感觉,只能用自己所作的一首词来祭奠这一切尘世发生的情感:
蝶恋花?女儿情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目含远色通春意,鱼拥香钩近石矶。争,争,争,莫问谁知水长流!
云淡风清当明月,漂泊此生恁多情。夜深无眠思故里,昏灯相伴至天明。空,空,空,清风撩起忧人梦!
“冷美人”
初次接触安意如的作品,正是从她的一本小说《惜春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几乎可以用通宵达旦来形容。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而安意如写的《惜春记》,是从另一个构想的侧面,探究惜春的世事。贾惜春,是曹雪芹笔下最寂寞的女子,又是金陵十二钗中最简明的女子,群芳从中,性灵致冷,爱淡如禅,遗世孤立,万人不可亲近。这是惜春给每个人的最初感觉,也是外在的冷美人。
闲暇之余,我也总在不停的思索“惜春”。惜:乃珍惜,珍爱之意,甚有失去的意蕴含盖其中。春:乃一年之际开始的季节,万物的始祖,意味着人生的春天,即青春年少。通看红楼,我们可以感觉到:也许惜春就是这一大家族的动态牵引,预示着贾家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说起惜春,我们不得不谈另外一个命运多舛的美丽女子,也就是惜春的娘亲——秦可卿。两个人都拥有出众的美貌,美不胜收,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然而两个人的性情却大不相同:惜春的语言是彻底悲观的看待,犹如一刀两段的划清界限。在惜春的眼中,生离死别,是刀划在皮肤上的感受,是痛的麻木的痛,不知道是何滋味。或许是山非山,水非水的一场云雾,横看成岭也好,柳暗花明也好,都只是惜春眼中一幅自然的山水画。秦可卿,出场的时间不长,所用的笔墨较少,生命短暂,却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及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的女子。秦可卿的一生,曲折坎坷,富贵源于美,祸害出于美,就连惜春也是美所造就出来的错误。秦可卿的死,为我们做了一个伏笔,增加了其艺术性,也为秦可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些许朦胧感。
红楼中,对于惜春,突出的是其的冷。对人对事的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惜春都可以表现出她的冷淡。而这种遇事的冷淡被大观园里的人们赋予了“冷美人”的称号,增加了其婚姻的悲剧。入画,是惜春的贴身丫环,跟随惜春有十年的时间。她是最了解惜春的人,知道其冷漠的外表下面也有常人对红尘的眷恋,也有女孩子季节所作的梦中梦,然而,她也是酿成惜春婚姻悲剧的一个源头。惜春与冯紫英的感情,是一种比较绝妙的搭配,心如止水的惜春卷入到红尘的眷恋中,让那份原本该有的名誉、身份、地位,随风飘逝,不念怀尘世,心皈依于零。“风卷残云,被翻红浪”、“天长地远*飞苦,梦*不到关山难”、“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年岁的流转,尘世的浮华,让这个绣户的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一直很喜欢惜春的这首诗:“山水横托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悠日月光辉里,景奇文章造化功。”这一横一拖,传达出了极强的画意,也把惜春的一片云雾缭绕,移动到了咫尺之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在不停的思索着:人世间所谓的感情有很多种,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轰轰烈烈是一场爱,而惜春这种有缘无份的感情也是爱,当她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她所能做的就是不再忘记,在冯紫英的心中,她至少留下了一滴眼泪。
写到这里,感觉到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接下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陈述惜春的那份孤苦,那份寂寞,寄人篱下的感觉,只能用自己所作的一首词来祭奠这一切尘世发生的情感:
蝶恋花?女儿情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目含远色通春意,鱼拥香钩近石矶。争,争,争,莫问谁知水长流!
云淡风清当明月,漂泊此生恁多情。夜深无眠思故里,昏灯相伴至天明。空,空,空,清风撩起忧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