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剑客弘毅copyright三剑客
听剑每个夜晚给你“心”感动
▼
主播:小岩;剪辑:剑客小吉
春节期间,最燃的电影非《红海行动》莫属,这部电影在豆瓣都拿到了8.4分,实属难能可贵。
截至今天,票房已经突破14亿!
这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电影于2月16日上映,一天之后,也就是2月17日,在去年一波多折、好评如潮的电影《芳华》也在全网开播。
两部电影,都与军人、战争这个话题有关。而且,前两天在影院看完电影之后,有人很无意地说了一句话,“当兵的真心不容易啊,我感觉我们这些人都欠人家的。”
我想,是时候好好谈谈对军人的尊崇了。
这才是《红海行动》的炸裂深意。
1
大会报告指出,“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此言一出,军人和军属自然是纷纷点赞、拍掌较好。
可是,既然尊崇军人是全社会的事情,就不能不正视其他声音,甚至是一些不大和谐的声音。
其实,尊崇军人这个问题,早已有之,如今再谈,已经算得上老调重谈,却一直难以服众。
关于尊崇军人,有人质疑,甚至带了些愤怒,质问“军人不过就是个职业,跟办公楼里敲键盘的,办公楼外擦玻璃的,办公楼下扫大街的,办公楼顶装空调的没有区别。所以军人这个职业,不应该被全社会尊崇。”
仅从“为什么全社会要尊崇军人”这样质疑中,就可以窥探出社会上不乏对军人特殊地位的质疑声。
不少人认为“要全社会尊崇军人”,违背了“职业平等”、“人权平等”等现代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观。
这样的理直气壮,让人一时感到难以反驳,可仔细一想,真是如此吗?
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芳华》和《红海行动》两部电影的剧情及细节入手。
2
《芳华》讲述的是30多年前的事了。
何为尊崇,尊重和崇拜。那个时候,高干子弟进部队镀金锻炼、“黑分子”进部队以求改变成分、平民百姓进部队寻找机会跳出农门……
那个时代,或许算得上真正尊崇军人的时代。
如今,人们对军人仅仅算得上“尊敬”——“我尊重人民子弟兵,但是我敬而远之!”
何为尊敬?比如人民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是,很多人心敬之而身远之,有多少人教育自己的儿女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当一名清苦的人民教师?就如同对待军人的态度一样,不少家长是这么教育小孩的——“好好学习,否则将来把你送部队去!”
对于我等超一本线好几十分读军校、入军营的人,听到这样的话,深感遗憾与悲愤。
今日众人又会崇拜什么呢?比如某些影视明星,消费大众、娱乐自己!很多人却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跟谁吃个饭、跟谁睡个觉都有人跟拍!劈个腿、出个轨都能上头条,教唆吸毒、侮辱妇女还被脑残粉死死护住。
至于军人,穿身军装上街是被明令禁止的;论起军人优先,还得搬出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说起军嫂,不是无业待岗就是两地分居……
两相对比,今日军人的地位和世人对军人的态度,确实出了不少问题。
3
其实社会对军人态度的变化,在《芳华》的最后,已初见端倪。
战斗英雄刘峰回到地方后,理应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政府妥善安置,也可赢得爱情的青睐。
可是,因他伤残,老婆跟人走了,自己失业无人过问,只得流浪到海口骑三轮车给书店送书。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的三轮车被联防队员没收,且被敲诈勒索,连假肢都被殴打滚落至地上。
昔日战友郝淑雯看到后,她对这种军人牺牲奉献不被社会尊重的伤心现实非常的不满,站出来骂了一句:我CNM的,你们敢打伤残军人、战斗英雄?!
如此提气的责骂,依然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就如电影中的郝淑雯一般,还是掏了块钱,交了所谓的罚款。
从那时演变到今日,社会对尊崇军人越来越停留于新闻报道、规章制度、口头表扬当中,很难落实到行动上、很难映照到现实中。
即便因为天灾人祸、军人不顾自身危险挺身而出,人们对军人和军队纷纷点赞,可最后还是如一阵风一样,三月起、四月散,很快就恢复原样。
4
那么,全社会尊崇军人为何那么难呢?
有人说,“现在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你当兵的工资那么低,怎么可能有多少人瞧得起你们呢?因为确实没有多少人懂你们的付出和牺牲!”
此言不虚!
从《红海行动》当中,可以看出,军人这份职业,至少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①无规律,军人要保持随叫随到的待命状态;
②高强度,训练和作战逼近身体极限,训练中易受伤,参战则易殒命;
③小众专业技能,各类枪械使用技能、武器装备操纵技能;
④潜在人身危险,训练中有死亡名额,真实任务也是突如其来,危险常伴。
正常来说,社会上的高薪职业,只要具备其中的一到两个因素就足够了,可是军人却同时具备了四个,但是军人却与普遍意义上的高薪相去甚远。
如此说来,军人就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它与那些所谓的“办公楼里敲键盘的、办公楼外擦玻璃的、办公楼下扫大街的、办公楼顶装空调的”有太多太多的区别。
如果真的按照职业的通行标准来衡量军人这个职业,那么现行的军费开支,根本就不足以发放军人的工资。
换言之,中国军人的薪酬严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就是军人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也就是说,全社会都欠军人的,而且社会还不了这笔钱,因此必须以地位、荣誉、各类场合的尊重和优先予以弥补,这些都可以概括为“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
5
话说回来,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的职业军人还是有的,那就是雇佣兵。
雇佣兵是把军人的国家属性剥离,只留下经济关系的职业。
因此,雇佣兵的薪酬是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最最普通的雇佣兵年薪都会超过三十万人民币。
试问,这样的年薪,今日中国军人有几人达到?
总有人觉得军人工资太高,那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当过兵,没有经历过军人所承受的艰辛,更莫谈上阵打仗,最多也只能在影视剧里观看血肉横飞、战友倒下的场景。
正如有一句话说的那样——“躺着的永远不知道站着的有多累。”
可以预见的是,全社会尊崇军人,依然会是一条漫长、崎岖且坎坷的路。
而我希望各位记住的就是:若真拿军人当普通职业比较,那么世人永远亏欠他们,因此对待军人,必须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