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消息称,沙特正考虑用人民币代替美元来结算向中国出口的石油。沙特在目前油价高企的时候,将结算货币换成人民币的动作,被舆论视为想要跟中国加深关系的信号。因为此消息一旦成为现实,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而中国是沙特原油的最大买家,日交易量高达万桶。一旦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将显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宏观视角来看,也必将动摇美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在此之前,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还宣布跟中国合作,在东北开发一座大型炼油设施。更有意思的是,沙特选择跟中国加深关系的同时,还在拒绝美国的拉拢。
自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和西方为了制裁俄罗斯,不得不使出“终极手段”,打算把俄罗斯从能源市场上踢出去,对俄实施石油禁运。
但俄罗斯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如果将俄罗斯踢出市场,必定造成石油供应短缺,全球油价将会暴涨,由此带来的经济风险连美国也不敢硬抗。因此为了增加石油产能,美国不惜满世界寻找。
但尴尬的是,全球有能力在短期内增产的,无非就是几大产油巨头如阿联酋、沙特,还有就是因为美国制裁,导致产能不去的产油国家,如伊朗和委内瑞拉。
当美国找上沙特的时候,沙特因美国在也门局势中的态度而心怀不满,拒绝接听拜登的电话。目前看来,沙特还没准备好配合美国平息市场风险。
因此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委内瑞拉和伊朗这两个老对手商讨。对于合作,委内瑞拉提出的条件是:必须承认马杜罗政权的合法性。这是美国一直以来反对的,因此美国还被人戏称为“跪遍全球,寻找石油”。
美国的低声下气还引起了本国民众的不满,因此美国只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伊朗身上。要想求得伊朗谅解,最大问题就出在伊核协议上。
上个月,伊核协议原本在顺利推进,但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暂时陷入僵局。本月15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访问俄罗斯后表示,谈判的决定权在美国手中,又把皮球踢给了美国。一直以来,美国和伊朗关于伊核协议的分歧都在美国的制裁上,美国要求伊朗先履行协议再取消制裁,而伊朗则要求美国相反的步骤。
一边是伊朗不肯让步,另一边是美国骑虎难下,无法跟伊朗合作增加石油产量,就无法打击俄罗斯,也就无法支持乌克兰,看到这里,美国的盟友率先行动了,企图以“诚意”感动伊朗,但这份诚意显然有些“自打耳光”。
3月16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英国正在研究如何向伊朗偿还一笔,欠了近50年的旧债务总额为4亿英镑。
上世纪70年代,伊朗曾向英国支付4亿英镑购买辆坦克,但在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英国为了惩罚伊朗,便中止向伊朗交付这些坦克,同时拒绝退钱。甚至在年国际仲裁法庭裁定英国还钱后,英国仍以款项冻结为由,拒绝偿还。
对于此次突然转变态度的原因,特拉斯也解释道,英国一直知道这笔钱是伊朗的,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归还,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不还,是时候没到”。这种话简直是引人发笑,如果不是为了求取跟伊朗合作,恐怕这钱英国一百年也不会换。
凭借自身的优越地位,肆意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财富,如今“有求于人”才开始展示出和善的一面,英国人这脸变得相当不体面。而且关于这笔钱,英国人也没有过多解释,怎么还,什么时候还?
而且我们都知道40年前的4亿英镑,跟现在可不是一个概念。既然英国打算还,是不是连利息也得给人家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