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5日,沙特国王萨勒曼带着人的庞大访问团到访中国,专机抵达北京的时候,停机坪上放眼望去,满满当当的全是豪华奔驰S型轿车。据说当天除了他们自带的豪车以外,北京所有高级租车行的奔驰被国王的后勤团队全部承包了。
“数不尽的王子,花不完的钱。”
此时的沙特王室几乎完成了所有专制王权的梦想:子嗣绵延,家财万贯。王朝永祚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这盛极一时的表象下却潜藏着汹涌的暗流:
年,石油价格暴跌,给王国的财政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负担,“财政赤字”这样难堪的现实也出现在了土豪家族的面前,不得已,王国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的抛售资产,吓得他们海外的这些个资产代理人屁滚尿流。
本来以为能在伊斯兰国制造的中东乱局中渔翁得利,没想到却被死敌伊朗反手打了好几个巴掌:南部也门乱成一锅粥,仓促组成的多国土豪联军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笑柄。一手扶持的黎巴嫩正派政府在真主党势力的挤压下节节败退,几乎已经瘫痪。
内忧外患,一点也不夸张。垂暮之年的老国王不想看着祖宗的江山就这么毁在自己的手上,于是冒着动摇国本的危险,改立王储。年轻的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上位。
*沙特新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
01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王上位先地震。
以默罕默德为核心的新一代王室认为,王国此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日益老化、虚弱的中央和膨胀、富有、有野心的各王子诸侯们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顽疾,没有点雷霆手段看来是不行的。
于是,在老国王的亲切关怀之下,由新王储一手操持的“腐败案件最高调查委员会”于11月4日成立,旋即便以涉嫌贪污腐化、危害国家利益为名逮捕超过人,其中11名王子、4名现任大臣和11名前任大臣。
革命是要流血的,当然,有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两天王储又发布新命令,只要交出身家的七成,就可以回到自家又大又软的床上睡大觉了。毕竟对于王室内部人士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都用钱来解决。
如果只会杀富济贫,那数风流人物,绝对算不到默罕默德的头上。他的目标是要实现沙特年轻一代的新抱负——“愿景”计划。
*沙特“愿景”的主要内容
这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帮戒掉王国的“石油瘾”。虽然西方政界的老古董们普遍都不看好这次的“激进改革”,但新王储相信,凭借他自己的八零后朋友圈,那些混迹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操盘手,还有鼎鼎大名的川普女婿库什纳。他和王国一定能突出重围,创造新的辉煌。
02
在舆论黑市中,关于王国最有影响力的论断莫过于它只是美国的马前卒与走狗,美国让咬谁就咬谁。但事实却是,在沙特王室并不长的历史里,他们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干预主义政策,与美国的关系远比想象的复杂。
*川普到访沙特
“干预”只是个西方词汇,在王国的上层阶级那里,他们并不这么理解。
18世纪王室邀请了伊斯兰教新兴的瓦哈比派进入他们的统治阶层,从此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组合:瓦哈比派支持王室,宣传他们的丰功伟绩;王室则全力支持瓦哈比派的传教事业。
石油给了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小家族以无比巨大的力量。沙特的存在是这个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最好的证明,有钱什么都好商量,不管你输出的是哪种颜色,所谓的自由世界都乐于安静的旁观。
在冷战高峰期的七十年代,王国每年要花费二三十亿美元用于对外宣传瓦哈比主义,包括援建清真寺、支援“兄弟国家”伊斯兰大学的建设等等,而同期苏联老大哥的外宣费用只有大约十亿美元左右。
数十年如此规模的投入让世界看到了下面这样的一幅图景:远到苏丹的简易草棚学校,再到巴基斯坦壮观的国家清真寺,再到印尼宣传妇女着装的小册子,直到中国宁夏贫困县里的豪华清真寺,处处闪现着瓦哈比主义的光芒。
*沙特送给巴基斯坦的豪华大清真寺
但瓦哈比派终究是个年轻气盛的流派,为了胜过那些暮气横秋的老派别,强调自己的正统性,走极端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最终造就了像伊斯兰国这样的脱缰野马。
迄今为止,伊斯兰国的兴起与衰弱还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消失在地图上也并不能意味着他们就会消失在现实世界中。但客观结果却表明,这个组织的兴起,给王国的地缘政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现在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证明王室或者某个王子支持过伊斯兰国,但国际舆论一直认为,他们不是那么的干净。是不是自食其果,会不会在中央集权之后对政策有所改变,默罕默德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0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终还要团结一致向敌看。
此时的王国在外交战线上正面临数十年未有之变局。此前各有势力的王子诸侯们在外面胡搞瞎搞,各自为政,弄得现在是腹背受敌,被动至极。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和黎巴嫩真主党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打着叙利亚政府军的旗号,在战场上连连得手,几乎已经要取得对伊斯兰国的全面胜利。这不但意味着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两个缓冲地带将直接进入伊朗的势力范围,就连一向把的住的黎巴嫩,可能也要沦陷。
王储下决心要从解决黎巴嫩真主党下手。不用猜,这肯定是他的好基友库什纳出的主意,因为消息刚刚放出,以色列军方就在旁边摇旗呐喊,准备助一臂之力。
这肯定是吓到了来访的黎巴嫩总理,他不太想回去淌这趟混水,于是滞留不归。这下搞成了重大的外交事件,连法国总统也被惊动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积极斡旋黎巴嫩总理滞留不归事件
与伊朗的冲突看来已是不可避免,但就像他的先辈们一样,真正的威望都是打出来的,真正的领袖就是那个敢于担当、能挽狂澜于既倒的人。
04
游戏救国。
并不是所有的王子都奢靡享乐、不求上进,但能像新王储默罕默德一样指点江山,横刀立马的人也不多。
更多的人是像法哈德王子一样,对他的国家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进程。他选择的道路是电子游戏。
在美国的一次游戏节上,法哈德说:
“我一直在问我自己一些令人费解、近乎于偏执的问题。这些印象是有目的的吗?为什么我经常被人误解?有人认为我是那种穿着宽大白袍子、满脸胡须的褐色皮肤恐怖分子么?我不知道,我仍然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我必须要打破这个印象,并为世界带来阿拉伯世界的正面形象。”
他尝试改变这种观点,最基本的就是帮助阿拉伯的妇女争取正当的权益。早前他帮助开发了阿拉伯版的Facebook,通过科技的手段来改变女性的地位,现在他通过自己的游戏公司,开发了一款名叫《沙特少女革命》的游戏。
游戏的主要内容设置为:
“在一个经历过灾变后的未来,女性全部被安置于集中营,由保守派的男性管理和控制她们,游戏将讲述这些少女们如何通过革命推翻阿拉伯帝国,以及获得自由的故事。”
*《沙特少女革命》中的场景设置
根据官方设定:在这种残酷世界的环境之下,所有的女主角们都使用改进过的强力摩托车为座驾。少女们将穿过冰冷的高山、灼热的沙漠以及水晶城等恶劣的地势。同时路上还将遇到敌人和一些神秘生物,比如狒狒王,水晶巨人,火焰舞者,异变者和僵尸一样的生化士兵。
当现场有一名听众问到他,他的游戏是否有朝一日会用来对抗信仰偏见或女性歧视问题时,法哈德以他对艺术的见解做出了回答: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艺术。艺术应该用来折射出社会,然后挑战之并推动人们走向未来,”
“我不认为中东地区的革命是一种政治行为,当然这会是驱动的力量之一。你们在很多国家中都见过,特别是南方。我想说的是我相信这会是一种文艺复兴。新兴起来的数字时代允许我们,向这个世界和其他人展示出我们都是独立个体的人类,以及我们有不同的复杂性。”
05
这是历史转折中的沙特,也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听到的是思想的碰撞、地缘政治的撕裂、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陨落,与此同时也切实感受了生活方式的变迁。
法赫德的游戏王国和默罕默德的搅动风云,组成了最真实的一个时代切面。
很多人纠结于自己到底生活在大时代还是小时代,甚至认为网络世界的到来把我们都裹挟进了一个扁平的社会,其实不然,世界归根到底是立体的,就看你怎么处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如果你愿意接受现实,放弃思考的权利,并在此中随波逐流,那无论这条河流是多么的波澜壮阔,你永远生活在小时代中。
—END—
往期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
“死城”阿勒颇
五年的内战把叙利亚变成了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