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于“也门撤侨”时期,身穿HelloKitty背心的小女孩牵着海军的手,走得那样的轻松。
年的电影春节档,一部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全国上映。《红海行动》像是“孤胆英雄”一样闯进春节档,首映票房1.27亿,随着映后超高口碑,一路逆袭。
在此之前,博纳影业出品的《湄公河行动》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不仅成功塑造了一条主旋律题材商业化的道路,更为《红海行动》的拍摄奠定了基础。
影片讲述了我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在局势紧张的非洲,在恶劣环境之下执行撤侨任务,解救中国公民的故事。
从类型上来讲,影片极大限度的将战斗部分做到极致——从开场的海上船只抓捕,到城市救援时发生的激烈巷战,再到荒漠高山突围,以及最后的荒原基地夺帅。导演林超贤用极致的战争语言推进剧情,让观众在不间断的战争场景中跟随剧情发展过足眼瘾。
为了保证电影的质感,电影全程采用实景拍摄,所有场面均十分逼真。同时,影片得到了中国海军和他国军方的大力支持,电影中使用的军舰、直升机等,都是真实军用作战装备。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当年参与也门撤侨的“本尊”——“临沂”号导弹护卫舰。
影片的真实感还来自于导演对于战争的表现尺度,满天横飞的碎尸、特写的断手指等场景,带给观众战争惨烈的真实感,同时,也让荧幕前的观众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军人也是人”,让我们这些置身于和平之中的普通人民,得以体会到军人的毅力、决心与坚韧。
《红海行动》是一部“打破尺度”的战争片,它向我们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枪林弹雨之中,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与渺小。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人是谁,如果没有人民解放军在前线奋勇拼搏,就没有我们日常的幸福与平静。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在他们还鲜活的存在于我们身边时,多给予他们一些尊敬与礼让。
不少景区售票点、医院挂号处都有“军人优先”通道,以前不懂为什么要设立这个,看完《红海行动》之后,或多或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