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19世纪末的莫辛-纳甘步枪,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都被大量使用,也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俄制步枪之一。特别是在二战期间,莫辛-纳甘步枪同毛瑟KAR98K、M1加兰德、三八式、李恩菲尔德并称为二战五大名枪。
中国作为最早引进莫辛-纳甘步枪的国家之一,在清朝末年就开始引入,并且将其命名为水连珠。凭借着出色的精准度、稳定性优势,此后多年,很多国家都曾将莫辛-纳甘步枪用作专业狙击步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王牌狙击手张桃芳就使用莫辛-纳甘步枪毙敌人)。即便是在这款老爷枪早已停产后多年,包括叙利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也门战争等在内,世界上多个地区的局部战争中,依然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代号M的莫辛-纳甘步枪在沙俄时代就开始研制,并于年完成定型并开始量产列装。当时,法国人已经研制出了无烟药枪弹。因此,莫辛-纳甘步枪也是苏俄军队装备的第一款无烟火药发射步枪。在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苏联也沿用了沙俄时期的这款步枪,将其作为主力制式步枪。由于这款步枪结构简单、射击精度高,除了受到苏联士兵的喜爱之外,也出口到很多国家。特别是其具有发射声音清脆的特点,在引进中国后就得到了水连珠的外号。一般来说,莫辛-纳甘步枪弹容量为5发,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和弹仓式供弹,其配备的小口径步枪弹药射程高达米。因此,很多国家的军队都将其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在配备了狙击镜之后,其射程和精度还能继续提升。
据统计,自问世到二战结束的近60年服役期内,沙俄及苏联共生产了万支莫辛-纳甘步枪,并且衍生出骑兵步枪等多个型号。随着二战结束,苏联的军工产业也在高速发展中成果斐然。特别是随着AK系列半自动步枪的问世,日益老迈的莫辛-纳甘步枪也就此退居二线。在年,苏联正式关停了国内莫辛-纳甘步枪的生产线,并且把主要的机器设备全部卖给了同属华约阵营的波兰。此后,莫辛-纳甘步枪却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经过各种魔改升级后,依然被很多国家军队和地方武装大量使用。
在长达18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各种老爷枪在战场上层出不穷。特别是塔利班等地方武装,装备的魔改莫辛-纳甘步枪不在少数。除了枪体结构基本不变之外,这些魔改版水连珠普遍加装了更为先进的狙击镜,其弹药口径也改为7.62x54mmR大威力步枪弹。由于驻阿美军标配武器一般都是射程在-米的M-4卡宾枪和M-16步枪。相比较而言,尽管是服役超年的古董步枪,但魔改后的莫辛-纳甘步枪无论是射程、精度还是杀伤力都毫不逊色。因此,在和塔利班等武装派别的短兵相接作战中,美军及阿富汗政府军常常处于下风。
一般来说,目前依然被很多武装力量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都被射手们用作狙击枪。一方面,能在米射程内保持精度狙杀能力。另一方面,即便是加装了PE型4倍瞄准镜,这款步枪的重量也仅有4.6公斤,远远低于众多专业狙击步枪的重量,非常适合单兵携带作战。特别是在城市巷战中,借助残垣断壁和各种建筑物,莫辛-纳甘步枪稳定性高、射击精准的特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延续了俄制武器装备皮实耐用、维护简单的特色,这款老爷枪在中东地区尤其受欢迎,甚至在地下军火黑市的价格也十分可观。仅仅是在叙利亚内战中,在俄罗斯参战之前,无论是叙利亚政府军还是叛军,都大量使用魔改版莫辛-纳甘步枪。甚至,一些军火商还专门重建了7.62×54mm弹药生产线,充分保障了莫辛-纳甘步枪的弹药供应。与M24、M死神、TAC50等各种现代化狙击步枪相比,在明年即将迎来岁生日的莫辛-纳甘步枪,也凭借着老当益壮的优势,继续把一代名枪的传奇故事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