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以冲突的背后大国的复兴与帝国的遗梦 [复制链接]

1#
急性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26/9490879.html

年克里米亚爆发冲突,俄罗斯迅速出兵克里米亚,占领了*牵梦绕的半岛,在大门外逼停了北约扩张,之后,美国放任伊斯兰极端势力。但是年ISIS开始肆虐中东,极端组织攻城拔寨不断壮大,严重威胁到伊斯兰世俗国家的根基,以及全球地缘大国的核心利益,这预示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正在急剧下降,其世界霸权开始进入了衰落阶段。

克里米亚入俄后,美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中东*策客观上纵容了极端组织的发展。当美国的财力可以支撑使用武力和经济手段驱策恐怖组织时,就可以操控它们为美国的战略意图服务,反之,若财力不足以支撑实施这些手段,极端组织的活动就会超出美国的掌控,这便产生了不可预料的化学反应,而ISIS就是这种化学反应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这个整体中,美国的消费市场是所有国家的火车头,其他国家都是挂在这节车头上的一节一节车厢。为了尽可能使这节车头有足够的动力,就必须长期保持商品价格在低位运行,这又势必要求各国发挥长处和优势,进行国际精细化大分工,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尽可能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

在美国推动的世界经济区域化分工体系中,俄罗斯、中东主要提供能源,非洲主要提供矿产资源,美洲主要提供农产品保障,日韩等负责关键零件的制造,德国和东亚负责几乎其他所有商品的制造业,而美国提供金融服务,最终制造出来的商品由美英欧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来消化,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全球经济半循环体系。

为什么说是半循环体系?因为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天然无法回避的缺陷,就是资金不能做到自然回流。当东亚作为制造业的主区域,用劳动攒下了几万亿美元,为了维持美国的消费市场,最终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劳动力就业,就必须借把钱借给美国,让美元回流到美国的消费市场。可以不借吗?不可以,因为大部分的制造业都在你这,不管是哪个环节的国家,最后都会找你买东西,所以外汇储备你最多。

如果东亚诸国不买美债,不把美元借给美国,市场就会因为缺钱导致全球爆发美元荒,这会严重威胁全球一体化的金融稳定,阻碍商品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威胁到东亚各国的就业稳定。所以东亚各国既然参与了这个游戏。就没有太多的选择,毕竟几百年了,全球化经历了几轮潮涨潮落,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这节车头再也拉不动债务,这个游戏就无法再玩不下去了,所有国家这时会放弃美债,支撑帝国霸权的财*就会出现危机,霸权也就开始了衰落。

年9月,纽约双子塔遭到恐怖袭击后轰然倒塌,多人因此丧生,“愤怒”的美国一脚踏上了中东的战场。当年10月,美国便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与塔利班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11月,世贸组织正式审议通过了中国的入世申请。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自此,中东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混乱,至今看不到未来的和平。虽是战火纷飞,但是原油的产量整体仍在增长。

中国在入世后接收并新生了大量的制造产能,不断刷新世界制造业总产能的新高,将经济全球化推向了高潮。原油需求因此急剧增长,加上美国在同时进行两场中东战争,导致着美债规模不断增长,也就加速了美元的国际循环,使得原油价格从30美元一路上涨。年,雷曼兄弟破产引爆金融危机,债务链条瞬间拉垮了金融资产泡沫,原油价格从美元附近一路暴跌。至今12年过去了,国际油价整体仍在窄口下降通道内运行,这是否预示着制造业已经开始了悄无声息的衰退?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最后阶段的重要标志。不管是传统地缘学,还是当代地缘战略均认为伊朗-阿富汗是亚欧大陆的心脏,是世界版图的中心。这种国际地缘*治学思想,是在过去两百年全球争霸孕育的产物。

19世纪30年代,沙俄与阿富汗结盟,意图染指印度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英国为防止沙俄对印度的觊觎,于年发动了第一次英阿战争,四年后,两万英*全*覆没。在之后的九十年里,英国又发动了两次对阿战争,均是惨败。三次英阿战争几乎都有沙俄的影子。二战后,独立的印度成为苏联的忠实小弟,对印自卫反击战,正是中苏关系的延伸。中越战争后,苏联的威望开始下降,原本畅通的海路因此开始不畅。此时阿富汗变色转向美国,威胁到苏联的地缘安全,更使苏印之间的陆路联系受阻,苏联随即发动对阿战争,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九年,拖垮了苏联的财*,成为苏联解体的诱因。阿富汗也因此被称“帝国坟场”。

当美*踏上阿富汗的土地时,他们也许不信自己终将失败。但是持续了二十年的战争击碎了帝国美梦,美国也一步迈进漫长的衰落期。年4月14日,拜登宣布将从5月1日前开始撤*,在9月11日前完成全部撤*,结束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背上了庞大的债务,并积累了暂时无法化解的社会的、宗教的矛盾,为争取足够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需要有人在中东、亚洲、欧洲,取代自己的角色,以使自己获得休整时间。在中东,顶替美国的是以色列,在欧洲能挡住俄罗斯的只有德国,但德国似乎不太乐意为欧洲武装自己,而在亚洲,唯一有能力和意愿的国家就是日本。

奥巴马执*前期,美国尚有财力支撑各种*事活动,所以即使中东乱成一锅粥,在美国的眼中也是可控的。美国可以火中取粟,推行自己的战略意图。这一时期,美国不在乎以色列的感受,因此面对混乱的中东,以色列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也就没有精力去应对来自伊朗挑战。奥巴马执*后期,财*开始吃紧,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开始下降,以色列面对来自伊斯兰的挑战压力逐渐增强,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不管是奥巴马*府的刻意为之,还是民主*中东*策本身的缺陷,结果都会将以色列置于极为不利的环境,这引起以色列对奥巴马*府的强烈不满。内塔尼亚胡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怒骂奥巴马是个蠢货,甚至在访问白宫时也不忘怼奥巴马两个多小时。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在中东极度危险的尴尬处境,必须给自己留有援手,以色列甚至都有和美国断交的心。

川普上台后,美国改变奥巴马时期的*策,采取全球收缩的策略,以联俄抑中为外交战术遏制中国崛起。为实现这个目标,川普*府从欧洲不断撤*,这使德国感受到巨大的战略压力,美国便是意图以压力激发德国的*事潜能,促使德国站到抗衡俄罗斯的前沿,自己可以退到北美等待渔利之机。同时撤*会改善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特朗普藉此换取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对美国的信任,以及俄罗斯在遏制中国发展*策上的协同配合。

所以,在川普执*的四年,伊朗和中国的日子均不太顺。伊朗不但没有得到盟友俄罗斯的支持,甚至还被俄罗斯多次出卖给美国,外交*事处处被动。美国还一直推动以色列与沙特、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撮合他们共同打击伊朗在中东的势力。在教派立场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便会积极与以色列合作共同对付伊朗,压缩伊朗的战略活动空间。

此外美国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使伊朗财*无法支持巴勒斯坦、也门的什叶派*府和武装,这些武装就只能蛰伏起来。此时,以色列就可以把自己的阵地推进到伊朗附近,可以随时威胁伊朗本土。所以这一时期以色列处于绝对攻势,动不动就威胁要炸伊朗本土。去年初,伊朗的二号被川普下令袭杀,面对奇耻大辱伊朗只能骂骂咧咧,最后发颗导弹以示绝不认输,然后便没有然后。

群狼环伺,后无援手。以色列和逊尼派国家随时能将伊朗摁在墙角,必要时就狠狠揍一下,使伊朗无法稳定保证石油供给。去年,伊朗的石油管线设施和核设施就多次遭到了无人机的袭击。与此同时,失去战略缓冲的伊朗,被美国的颜色势力不断渗透,国内矛盾不断激化,街头抗议示威频频爆发。此时的伊朗没有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就无法对外提供稳定的石油供给,中国就只能加大对沙特等海湾国家的石油进口。基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对外贸易,美国的*事力量就可以通过控制印度洋和波斯湾,把中国的海上石油航线和贸易航线扼住,以此就能使美国获得对中国的战略优势。

拜登上台后,再次把俄罗斯列为头号敌人,推行奥巴马时期的中东*策,同时,他还想遏制中国的崛起。以民主*的战略眼光和操守,为给中伊战略协议使绊子,中东未来开启地狱模式只是时间问题。与奥巴马时期不同的是,美国财*的现实困难不允许美国直接*事干涉,拜登必然会延续特朗普的收缩*策,推出自己在中东的代理人,以色列似乎没得选择,伊朗做为对手也将彻底放飞,同时放飞的还有阿富汗的塔利班,这两个一个是伊斯兰世俗国家,一个是伊斯兰原教旨组织,以前是生死大敌,以后肯定也不会成为哥们。

面对未来的混乱,以色列并不想为美国当炮灰,但他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环视四周,没有一个朋友。以前特朗普在中东搞合纵连横,以色列还能联合逊尼派国家,以后别说联合了,想好好说话估计都感觉困难。感受到了越来越近的危险,内塔尼亚胡一定会陷入战略焦虑,既然横竖都不让老子好过,老子就先发制人把你们先一撸到底。

四月开局,美国刚向伊朗释放善意,以色列就开始频频挑事,先炸叙利亚武装,再炸伊朗*方货船,延续特朗普时期的作风。五月,以色列又主动搞事,引爆了巴以冲突。所有国家的调停它都不想听,它心里想的就是要拖美国的后退,不能让这个爹跑了,更不能让它和伊朗媾和,同时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构筑缓冲地带,建立战场优势。当爹的一看,哟!你小子还真上道,刚准备给你死对头松绑,你就上头了!好!好!好!

当特朗普在中东合纵连横时,俄罗斯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普京把伊朗当成筹码从特朗普那里换取好处,还多次配合美国发动的金融战和 ,撕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合同,给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在西方的丛林法则下看似合理,但与中国宣扬的仁义大同的理念一比较,高下立判自在人心,所以在全球很多地方,中国的价值观正在被人熟知和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对立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此外,俄罗斯还怂恿印度不断在边境挑衅中国,当中印发生边境摩擦时,普京立刻发声威胁中国,要用武力为印度的安全背书。除了这些,普京还推动朝鲜的胖子与特朗普进行会晤,这一系列动作使中国的地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有人可能会觉得,美国对印度的影响很大,但实际上,印度作为冷战时期苏联的传统盟友,即便苏联如今解体了,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对印度的影响也应当超过美国。所以,拜登上台,俄罗斯的压力一增加,便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印度对东边的挑衅行为也逐渐消停。俄罗斯的这种影响力不仅在南亚,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都存在,比如缅甸和越南。了解这些基本的国际*治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国际*治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做出相对准确的预判。

所以,不要看到什么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天真地以为俄罗斯是中国的盟友。中国如果有盟友,它可能是韩国,也可能是日本,但如果认为俄罗斯是盟友,并完全信任这头北极熊,则可能会葬送自己民族的未来。十二世纪,俄罗斯还是四分五裂的大小公国,莫斯科公国还只是一个小村庄。蛰伏在金帐汗国的淫威下,努力尝试着对外兼并各个公国。

年,东罗马帝国内讧,奥斯曼土耳其趁机进攻东罗马帝国。罗马教皇一声号召,欧洲封建各国停止纷争,骑士们向拜占庭汇集,匈牙利国王亲领骑兵*团赶来抵挡奥斯曼大*,各国援*纷纷而来。但结局很悲惨,欧洲联*大败,大部分人战死,剩下也几乎都淹死在了多瑙河。此战后,东罗马帝国不断丢城失地,最后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孤城。年,奥斯曼*队向君士坦丁堡进攻,此时欧洲联*和援*只剩下一万人,面对十五万奥斯曼大*,他们仍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城破之日,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脱下了战袍冲入乱*之中,最后光荣战死,延续千年的罗马帝国灭亡,大部分皇族流亡至意大利。

年,在罗马教廷的撮合下,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嫁入莫斯科,随同带去了大量的拜占廷文籍,这些文籍是帝国灭亡前从君士坦丁堡抢运出来的。这些书籍对俄罗斯的文化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影响。但最为重要的是索菲娅公主的到来,为伊凡三世送来了名义上的正统地位,俄罗斯继承和发展了拜占廷文化,自视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将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做为国家的象征,而莫斯科则成了东正教的中心。也因此,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年,伊凡家族打败了大帐汗国,罗斯人摆脱了多年的外族统治。六十四年后,伊凡三世的孙子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意为“恺撒”,是俄罗斯及保加利亚的皇帝。

年彼得一世继位沙皇。四年后,也即年,奥斯曼土耳其向俄罗斯的发源地乌克兰发起进攻,拉开了俄罗斯与土耳其长达多年的系列战争。双方从互有胜负,到俄罗斯彻底压倒土耳其,亦经历百年。年,俄罗斯从第六次俄土战争中兼并格鲁吉亚,获得了黑海不冻港,从此拿到了争霸欧洲的资格票。奥斯曼帝国在与俄罗斯的战争中逐渐衰弱,进一步刺激了沙俄对土耳其的蚕食。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兰西帝国崛起,为了应对拿破仑,英国支持俄罗斯对法国进行牵制,土耳其此时站到了拿破仑的身边。俄土第七次战争爆发,土耳其丧失了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拿破仑战败后,俄罗斯为欧洲大陆上的话事人,并趁机发动了第八次俄土战争,再获全胜。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已经成为嚣张跋扈的“欧洲宪兵”,但他还不满足于此,年,俄罗斯向土耳其发动进攻,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这一次英法土联合在黑海对抗沙俄,避免了俄罗斯对土耳其的进一步蚕食,遏制了俄国南下扩张的野心。

在欧洲扩张同时,俄罗斯还时刻惦记着远东的土地。年,俄罗斯开始对黑龙江大规模进行*事蚕食,一直持续到年,侵占了大片原属于中国的领土。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罗斯趁机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要求清*府重新谈判边界问题,同时调动哥萨克*队,以“助华防英”的幌子逼近瑷珲城。兵临城下后,俄罗斯要求黑龙江将*奕山签订早就拟好的边界条约,要将所占土地合法化,奕山拒绝了俄罗斯的无理条件,于是俄*用武力威胁奕山签下了《瑷珲条约》。但清*府没有给奕山谈判签约的授权,所以不承认这个条约。

俄罗斯转而支持英法对华战争,以英法盟友的身份进攻清朝,最终以战胜国的名义,迫使清廷承认了《瑷珲条约》,割让外东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后,俄罗斯又在《北京条约》中逼迫清廷割让了约40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年,俄罗斯再次强迫清廷割让了新疆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罗斯实际在远东侵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我们从历史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以武力侵占领土,却又通过调转立场,通过软实力取得了侵占领土的合法性,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让清*府极为难受,时人曾感叹,诸夷挟武索要财货,唯俄人本性狡诈贪婪,乃是外夷之中最无信义之人。

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根据《马关条约》,日本获得了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的主权。此时的日本已经将朝鲜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再占领辽东半岛,俄罗斯再要南下就会难以实现。于是,俄罗斯立即联合德国、法国出面要求日本放弃辽东,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最后,日本不得不将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朝,这给俄罗斯提供了机会。趁清朝颓废,俄罗斯再次趁火打劫,以携手对付日本为名,与清朝签订《中俄密约》,清朝既然将大量的东北权益拱手让给了俄罗斯。俄罗斯以此约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旅顺港,以及东清铁路等战略性权益。

年八国联*入侵北京,俄国随即入侵满洲。沙皇尼古拉二世亲领三*18万人,分六路侵入东北,东北三省全境落入俄罗斯控制。俄罗斯侵吞东北,让英德美法日等国意识到自己的远东利益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均出面干涉要求俄罗斯撤*。俄罗斯慑于列强干涉,与清朝订立条约,约定俄*分三个阶段撤兵。但在撤兵的第二个阶段,俄罗斯觉得自己站稳脚跟,便再次撕毁约定,重新占领沈阳。沙皇紧随其后任命了远东总督统治满洲。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认为满洲属于俄罗斯的版图,不再属于清朝。此举激怒了日本,日本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并于第二年向俄罗斯不宣而战。俄罗斯战败后,满洲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二战中,苏联和中国都是同盟国。但是苏联和日本在年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通过这份条约实现了外蒙古的独立,并寡廉鲜耻地和日本发表联合声明,说自己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其后,苏联趁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环境中,逼迫国民*府承认了蒙古独立的事实。两个强盗各从中国身上挖了一块肉,然后握手表示互相尊重对方对口里那块肉的权利,中国成了他们“友好”关系的唯一的牺牲品。

二战结束后,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陷入隔绝状态,在国际上没有人为中国发声。苏联再次对中国辽东和沿海权益动起了歪心思。年,苏联向中国提出要在中国土地上建设长波电台,并组建联合舰队。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海*就几艘小船,所谓的联合舰队不过就是个幌子,你没办法开几艘破船去巡航苏联一望无迹的冰海,但是苏联舰船可以随时巡航中国海岸并进驻中国港口。苏联希望控制中国沿海港口的意图十分明显,这和当年俄罗斯控制东北与旅顺的战略意图几乎一样。

中国的领导当即拒绝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此后,中苏关系就在各种借口下走向恶化。中苏关系的交恶最终引发了珍宝岛战争,苏联甚至决定对中国进行核战。如果不是毛泽东天马行空的战略思维,如果中国会是继日本后第二个吃原子弹的国家。当美国受苏联之托,把苏联将发动核战的信息告诉中国后,毛泽东告诉美国,如果苏联的核导弹升空,中国将把所有的核弹砸向东亚所有美国的*事基地,然后举国动员向苏联进攻。于是才有了美国出面干涉,威胁苏联的一幕出现,避免一次巨大的亡国危机。

一些美国人因此看到了中俄的地缘利益冲突,开始接触中国。年尼克松访华,拉开了美国联合中国抗击苏联的序幕。年,中美建交,两国随后在越南和阿富汗两个方向出击,打击苏联不断膨胀的势力,这直接导致了苏联最后的解体。现在,强盛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旧不断地在衰退,使得无数俄罗斯人怀念那个强大的时代。做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普京心中肯定也很怀念,也必定无法放下那个时代遗落的帝国春梦。而他心中最恨的人我想肯定不是美国,谁能排第一位就不言自明了。

面对动荡又充满机遇的未来,中国应该充分吸取历史教训。在面朝太平洋的同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侧视着北方,提防身边那头熊插“兄弟”两刀,毕竟它捅过咱好几次了,不能不长记性啊。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才能在太平洋爆发战事时,打消北极熊的*事冒险的冲动,避免被其趁火打劫!

东方红日,天佑中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