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导致红海行动的并不是劫船绑架,是连年 [复制链接]

1#

战争中的感动是那么的残忍。

《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蛟龙突击队,为了解救中国人质,惨烈的战斗故事。这部电影在宣扬国威,描写战争残酷方面都成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要说是一个人质,伤到中国人一根手指头都是不能被接受。

但是之所以会有《红海行动》、《战狼2》这种营救、撤侨事件,根本原因还是索马里附近国家不统一、连年战乱导致的。

索马里明面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常年出于军阀混战的状态。索马里附近的苏丹、也门也是是非之地。《红海行动》中的红海刚刚好就加在这三个最不省心国家的中间。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描写反叛军如何利用汽车炸弹攻击政府军的场景。汽车炸弹、人肉炸弹都是小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方式。恐怖袭击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攻击形式,我们国内的恐怖袭击事件相对欧美国家较少,很多人也是在美国事件之后,才了解到恐怖袭击的杀伤力。

自从阿拉伯国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割据殖民时代开始,恐怖袭击就已经开始了。早在五六十年代,面对殖民割据的国家状况,缺乏战斗资源的阿拉伯人,走向了极端的战斗形式。拍摄的《阿尔及尔之战》讲述的就是阿尔及利亚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选择使用恐怖袭击来解放民族的故事。在《阿尔及尔之战》中,虽然恐怖袭击的范围相对较小,但是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同归于尽”的战斗形式。

相对较弱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面对强权表现出的反抗手段是不同的。在冷兵器时期,面对镇压与殖民,常常会以征服或者被征服告终;到了近代战争,像新中国一样,利用人数的优势与不怕死的精神,是有可能争取到独立的;现代战争由于武力的巨大悬殊,分裂的国家不甘于被其他民族统治,也只能选择恐怖主义这种极端的方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拥有着璀璨文化、骄傲光荣的民族。在中世纪,顶着光荣旗帜的十字军,东征的对象就是阿拉伯民族。在多达11次的十字军东征活动中,除了第一次阿拉伯民族战败,其余10次都是把十字军打的落花流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也是征服亚非欧三洲的强大军事团体。试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阿拉伯民族怎么可能轻易的被征服或者同化。

本来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索马里海峡给予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为索马里还是是通往欧洲的航运命脉,所以纯靠吃海峡饭也能保证国家富裕。但是对于一些列强国家来说,能够控制索马里海峡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周边国家处于战争状态。

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总会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势力可以打败竞争对手统一国家。但是各大列强国打着解放人权、反对独裁的旗号,频繁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利用提供武器弹药的方式,扶持各种政府武装、反政府武装、反叛军等等。关于人权,《红海行动》中人质关押的小村落,被恐怖组织杀光了所有的男人。残忍地说,不管最后哪一只力量统一了国家,都会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骸骨之上;关于独裁,谁也不知道哪只统一国家的力量会出现独裁统治,所以各大列强国,都坚信自己暗地里支持的那一股是善良的。

关键的是,即使是独裁统治,每年死亡的人数也会比分裂时期要少的多。当人权与人民需要选择的时候,列强国坚定的站在人权一边,不管战争要持续多久,人权都不能被践踏。讽刺的是,阿拉伯民族也秉持着这个原则,在他们看来,他人对自己内政的干涉就是对他们人权的践踏,所以即使付出死的代价,也不愿意摆布与他人之手。

没有统一的国家就没有统一军队,国家的分裂给了恐怖组织与海盗可乘之机。恐怖组织与海盗在公海可以被打击,但是分裂的国家成了他们的保护伞。任何的国家如果跑到别人的国土上惩治犯罪,都会被戴上侵略的帽子。中国也不例外,面对管不了事儿的政府,既不能放任恐怖组织、海盗不管,也不能放开手去打击,这才导致出现了《红海行动》这种惨剧的发生。

我希望这些国家可以没有战争,如果一定要有,希望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