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一场关于红海安全的博弈正悄然上演。年底,美国公开宣布组织“繁荣卫士”联合护航舰队,直指也门胡塞武装的威胁。同时,以色列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在冲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日本突然提出红海决议草案,而中俄的反应则出人意料。这一切的背后,不仅是军事与策略的较量,更是国际关系的微妙变化。一场围绕红海安全的多国角力即将展开,其中的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全球的政治平衡。
年12月18日,美国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为保护红海的商船安全,他们已经组织了一个名为“繁荣卫士”的联合护航舰队。这一行动背后,是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牢固的同盟关系。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最新一轮的冲突爆发之后,美国不仅公开支持以色列,还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包括航空炸弹和火炮弹药。
事实上,美国在此之前就已经动用海军力量。他们使用了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来自也门胡塞武装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攻击装备。这一行为显然是对胡塞武装的直接回应。胡塞武装此前在年10月宣布封锁以色列,禁止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通过曼德海峡。他们的这一行动并非空穴来风,胡塞武装不仅向以色列发射了远程攻击武器,还在红海附近海域针对不服从封锁的船只展开了打击。
面对胡塞武装的封锁行动,美国五角大楼迅速做出反应,组织了“繁荣卫士”联合护航舰队,但却未获得联合国的授权。美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寻求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这就是日本在1月10日提出红海危机决议草案的背景。美国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选择了日本来提出这一决议草案,这一策略符合美国的一贯做法。
然而,对于这一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却表现出了警觉。中国代表明确表示,由于草案没有纳入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提出的修改建议,为避免决议草案进一步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中国选择了弃权。俄罗斯的立场与中国相似,俄罗斯代表指出,美国通过日本提出的决议草案,是为了获得联合国对“繁荣卫士”护航行动的合法性背书。由于俄罗斯提出的修改建议未被采纳,俄罗斯也选择了弃权。
在这场围绕红海安全的角力中,中国和俄罗斯保持了一致的立场。除了中国和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莫桑比克也投了弃权票,而日本提出的决议草案最终以11票对0票的结果被通过,中国和俄罗斯并未使用他们的否决权。这一结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处理红海危机上的复杂态度。中国和俄罗斯均呼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红海危机,这与美国试图通过武力迫使胡塞武装停止攻击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和英国的军舰在最近几天内多次打击了来自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显示了他们对红海安全的重视。与此同时,联合国安理会在1月10日通过的红海危机决议草案,明确谴责了胡塞武装对商船的攻击,并要求胡塞武装停止在红海的袭击行为,以保证国际航道的安全。这一决定既是对胡塞武装的警告,也是对红海地区紧张局势的回应。
在这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政治动作中,红海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了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