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7373.html今天去给汽车加油,油价又上涨了。已经不敢说出“95加满”这句话了!
那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这个现代工业的核心,被称为商品之王的原油,以及它的价格!
如果你上网查过邮件或者看过关于油价的新闻,就会发现油价总有两个价格,这两个原油报价一个叫布伦特原油价格,另一个叫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简称WIT,他俩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油田并不一样,布伦特原油主要是来自于挪威一代的北海油田,而WIT则来自于美国油田,所以也俗称为美油。又由于WIT原油的钻井和压裂技术更为高级,成本更低,所以WIT原油的价格总是比布伦特原油要更便宜一些,其实在美国钻井技术进步之前,WIT原油是一只比布伦特原油会更贵的。
虽然有两个原油的报价,但他们基本上都是同涨同跌,任意一个都可以拿来代表我们常说的“油价”,从影响力上看,布伦特原油对世界的影响力要稍大一些,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而且全球三分之二的原油现货交易也都是用布伦特的报价为基准的,另外石油产出国组织OPEC在制定策略时也是以布伦特原油的报价为参照。
全世界不同的原油报价其实还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外,还有加拿大原油指数,中东原油指数等等等等,不管有趣的是不管油田在哪交易所在哪,原油的报价和交割用的都是美元,至于为什么用美元这里咱们多说一句,现在很多人会以为这是美国人在利用自己的霸权在搞事儿,其实并非如此,美元与原油挂钩是在年。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土崩瓦解,美国正处在二战后最风雨飘摇的时刻,美元之所以在这时还能够和原油这么重要的商品挂钩,纯粹是当时的美国捡了一个大漏。这个大漏洞后来确实成就了美元的霸权,也为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比如震惊世界的拉美债务危机就是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我们平时看到的原油价格其实并非是现在原油交割的价格,而是未来某个时间的原油期货价格,这是像原油这种大宗商品交易的一个惯例,交易这种事一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比如我们买股票,按钮一按股票就瞬间完成了交割,这样的交易就可以用现货来报价。可是,像原油这种大宗商品却做不到,你不可能抱着一大桶的原油跟对方进行现货交易,即便是你用现货交易了,等到真正交割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个价格了,所以原油的买卖双方会约定一个未来的价格进行交易,然后到了约定的日子在完成交割,这就是期货合约。
油价未来会如何变化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清楚油价都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其实别看原油价格变化莫测,但归根结底影响油价的因素无外乎两点供给和需求。
只不过原油也许是世界上供需关系最复杂的一类商品,而它的复杂主要就体现在它的供给端,那咱们就先从供给端开始说起,原油供给与其说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治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不妨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为全球地缘*治风险分布图
图中颜色越深的地方代表地缘*治风险就越高,可以看到地缘*治风险最高的区域,像是中东北非中美洲俄罗斯这些地方恰巧都是原油产量最丰富的地方,这使得油价经常会受到诸如战争和地区冲突等风险的影响。最典型的应该就要属储油丰富的中东地区了,历史上他就是著名的火药桶,一言不合就开干,由于僵化的*治体制宗教冲突以及域外大国的干预,中东地区长年处于内忧外患战争贫乏的状态。从下图中能够看出历史上历次油价的距离。且波动10次里,有9次跟中东打仗有关。
咱们这次所面临的油价暴涨,虽然不再是中东搞得*,但起因也同样是因为地缘冲突。提到原油供给端的影响,还有一大因素我们必须要考虑,那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开始只有5个创始成员国,分别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远在南美的委内瑞拉,该组织在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14个成员国,今天OPEC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80%,他对全球的原油供应和定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又以委内瑞拉和沙特这两家储量最为惊人,他俩就占到了全球储量的一半之多。不过委内瑞拉由于内战和制裁经常说不上话,OPEC的老大哥还是沙特,沙特一发话,全球市场多少都得放点尊重。
不过与往日相比OPEC的影响力现在已经下降了不少,根据美国能源署的数据,OPEC成员国的产油量目前只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和成立之初的60%~70%相比,统治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注意这里说的是产量,咱们上面说的OPEC成员国占80%的那个是储量。要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OPEC在原油领域可以说是只手遮天。当初OPEC的一句话,对西方限产加禁运,就直接导致了美国人经历了10多年的高通胀环境。
而OPEC他们自己却在整个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现在OPEC的影响力之所以会下降,也和他们不够团结有关,OPEC要想赚钱或者搞事,重点是所有成员国得劲儿往一块儿使,老大哥说咱们要限产,那就都得跟着限产,这样油价才能涨上去,大家一起赚钱。可是OPEC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老大哥沙特对成员国的控制力也非常有限,经常会出现大哥限产了,油价涨上去了,哪个小弟却偷偷增产,趁机多卖钱,占大哥的便宜。
这其实就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像OPEC这种组织本身就很难达到平衡,所以欧派现在的影响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打折扣,可以看到供给端的这两个重要因素都跟*治有关,而*治这东西很难预测,我们经常要被牵着鼻子走。
而相对来说需求的就比较简单,直接了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宏观经济,很多学术研究都证实原油长期需求的变化与全球经济的GDP增速是非常同步的。下图展示了年到年几个大国的原油消费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国原油的消费和该国的GDP增速密切相关。
比如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飞速的增长,原油需求也在快速的增加。而像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原油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因此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中美两国的GDP增速,非农就业数据等等,都会对油价带来明显的影响。
对于油价来说,除了供给和需求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影响因素,这就是原油的库存变动,它是独立于传统工序之外的一股力量,经常能够成为影响油价的一股骑兵。关于原油库存,每周三美国能源署EIA发布的库存数据是原油交易员和生产商最为认可的油价先行指标,另外在骑兵中还有这么一匹黑马,这就是伊朗的海上库存,他很可能会成为现在左右油价的一股重要力量。现在伊朗的核协议正在谈判之中,根据数据情报公司particular的估算,由于美国的制裁,伊朗有万到万桶原油存储在海上停航的游轮之上,一旦谈判取得进展,这些原油库存就会迅速涌向国际市场,填补俄罗斯的真空,这将会成为最近影响油价最为重要的一个看点。
可以看到即便是库存也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影响油价的这些因素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出,要想预测油价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预测短期的油价难度更大。即使我们现在有很多趁手的工具,也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数据,但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治几乎是不可预测的,既然如此,那我们面对如今的高油价是否就已经山穷水尽了呢?
倒也不是,只不过我们这次可能需要一点运气,目前这种情况要想让供需两端自然消化俄罗斯产量的空缺,普遍预计需要1~2年的时间。要想让油价迅速的降下来,就必须要有一些人为的干预,而这些人为的干预多数还是要回归到*治手段。
虽然还是很难预测,但是从历史中我们也许能够看到一些端倪。最近一次的高油价被解决发生在年,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加上动荡的中东局势,油价长期徘徊在美元高位。这使得产油大国俄罗斯迅速崛起。年国力强盛的他随即就入侵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而这次战争不仅没有推高油价,反而成了油价溃堤的一个导火索。当时OPEC老大哥沙特,本想趁着俄罗斯被制裁的这个节点,给普京施压,拉拢俄罗斯一起减产,不料遭到了普京的无情拒绝。另一方面美国的页岩油在过去几年的高油价环境中迅速的发展,攫取了很大一部分本属于OPEC的市场份额。
沙特老大哥看两边都不爽,于是决定孤注一掷跟两边都撕破脸,沙特仗着自己挖油成本低,拼了命的增产,想要通过成本优势来逼美国和俄罗斯就范,这一招确实把油价给拽了下来,油价从高点美元迅速被压低至27美元,沙特的如意算盘却并没有得到,美国和俄罗斯后来都没有妥协,沙特此举反而还倒逼了美国的页岩油公司快速地进行了技术升级,成功降低了成本,这次油价再也没有回到美元之上,直到如今的俄乌战争,沙特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次经典的高油价被化解,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油价高,造成了美国长时间的高通胀环境,16年间带来了4次的经济衰退。而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作为产油国,却在高油价的环境中高歌猛进,并于年入侵阿富汗。到了80年代里根入主白宫后,他开始以强硬的手段试图从经济上拖垮苏联,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打原油价格战。但美国自己不产油,它那时又影响不了国际油价,怎么办?里根就又找到了本文多次出现的那位倒霉孩子,没错就是沙特。里根开始对沙特软硬兼施,要求他们大幅增产拖垮苏联。沙特本来就不满苏联占领阿富汗,而且美国还源源不断的给沙特提供的武器,他们也不想太得罪美国。
于是沙特决定配合着里根的要求大幅增产,从每天万桶猛增至每天万桶油价。从30美元迅速下跌到不足10美元。
这么一来形势瞬间逆转,严重依赖能源的苏联经济急剧恶化,这也间接导致了年的苏联解体,而另一边的美国却成功的走出了长达十几年高油价所带来高通胀的困境,里根这一战可谓是一石二鸟。
我们来回看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其实非常像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同样是美国国内经历着高通胀,同样是美国不想放任的对手在进行扩张,但这一次存在一个巨大的变量,这就是当今的美国总统。
79年里根的态度极为强硬,对沙特等中东国家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它能够通过外交手段乃至*事威胁来解决问题。而拜登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决心呢?现在看来令人怀疑。
对外,沙特和阿联酋没有给拜登留一点面子,直接拒绝了拜登的通话请求,他们指责美国没有在沙特和也门胡塞的冲突中给予足够的支持,也不满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没有考虑到两国的意愿。对内,板凳相页岩油厂商施压,告诉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增产,但这些企业早就因为不满拜登的反石油*策,看他不爽了,所以他们也并没有给出什么积极的回应。
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市场把希望都寄托在伊朗核谈判和放开对委内瑞拉的制裁这两点上,希望拜登老爷子能做出点成绩吧,否则也真的只能期待沙特像14年那样突然跑出来产油了,但这种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虽然沙特总是看起来不是很聪明的样子,但是人家肯定不傻,没有利益,为何要帮别人渡过难关呢?
最后让我们来回到当今的市场,首先在我个人看来,战争的影响终会过去,但制裁不一定会很快结束,所以油价要想要回归,一定是需要更多*治上的斡旋,这个我无法预测,但历史告诉我们,我也愿意相信正义总会向和解的方向发展,即使路途非常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