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尺度最大战争片它比战狼2更值得56 [复制链接]

1#

年暑期档《战狼2》上映。

4天破10亿,56亿收官。

打破多项观影记录,成为内地电影的新标杆。

作为死忠粉,小西更是写过多篇文章以表燃情。

原以为,《战狼2》将成为近几年电影界,不可匹及的高点!

直到今年春节档,这部电影的上映——

《红海行动》

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主旋律」战争片。

《红海行动》刚上映的时候并不被看好:

低票房,低排片。

可就在低排片的困境下,它竟然凭借惊人口碑,逆袭票房。

从低排片到排片量第一。

《红海行动》蝉联单日票房冠*。

票房黑马,实至名归!

上映11天,票房21亿。

而这个数字对于观众来讲,并不夸张。

或者说,远远不够!

为什么?

因为,《红海行动》更值得56亿票房。

(以下内容可能有剧透)

团队英雄

作为主旋律战争片,无可避免的:

《红海行动》和《战狼2》作比。

走出电影院,死粉《战狼2》的小西不得不承认——

《红海行动》拍摄质量够牛逼。

和《战狼2》一样,《红海》也是讲述撤侨行动:

中国海*“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

根据年3月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

两部作品一样燃!

但不同的是,冷锋是单干,红海是团战。

正因如此,《战狼2》的燃反倒成了它的“病”。

个人英雄主义,显得有些做作,电影成了冷锋一个人的表演!

《红海》却是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

而不是孤胆英雄。

在《红海》里,不开挂,讲战术,有牺牲,也有害怕。

每一幕,每一个角色,都很真实。

镜头中还原了很多战争的血腥场面。

(建议不要带未成年人观看......)

有一幕让人印象最深——

突击队队员到一辆刚爆炸过的车上解救人质。

一上车,横流的鲜血,肉条挂在车顶,断臂残肢,割裂分体的头颅......

队员的第一反应,吓愣了!

蛟龙突击队,特种部队的佼佼者,历经无数次演练。

但面对这样的场景,任谁也会心生畏惧。

(左为女机枪手佟利,右为男机枪手石头)

全片煽情镜头为数不多。

而每一次煽情,似乎都意味着牺牲——

机枪手石头喜欢吃糖,因为小时候被妈妈打,吃完糖就不疼了。

后来他半边脸被打穿,喉咙被打中飙血不止。

他像个小孩一样,惊恐的喊着「好疼」。

佟利慌忙的找出糖果,却怎么也剥不开。

好不容易把糖果喂给了石头,他却去了。

国产电影新标杆

《红海行动》和《湄公河行动》出自同一导演,林超贤。

在《湄公河》中,文戏乏力,显得多余。

到了《红海》,林导干脆拿掉了文戏,一路突突突到尾。

分钟的片子,至少有分钟都是枪战爆破、追击战斗。

真枪实弹的大场面,镜头全程实拍。

5亿的制作成本,2亿都用在了*事装备上。

取景摩洛哥,*府借出了陆*装甲,中国自己则开来了价值14亿的「临沂」舰。

对于观众来说:

《红海》全程高潮,楞是找不到尿点。

惊心动魄的场面无缝连接,制造出了没人可以置身事外的紧张感。

血肉横飞之血腥,更是创下了华语战争题材尺度之最!

可以说,《红海》用实力拉高了国产电影的新标杆。

(血腥镜头竟然没有被剪掉,也是很震惊......)

有人说好的战争片,会让人抵制战争。

《红海行动》正是如此。

因为战争一点也不酷!

*人不是无所不能的,谁不会怕死?

只是他们在献身的那一刻,来不及想太多。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一群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