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知识区最in的rapper阿Test。
近日阿富汗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让人仿佛回到了48年前的越南西贡,同样的直升机,同样的结局。
对于已经解体的苏联来说,似乎也是翻拍了续集,一个亏了人,一个亏了钱。而对阿富汗来说,无论是10年还是20年,都是同一部悲剧,一部被帝国侵略的悲剧,一部民不聊生的悲剧。
我们再把时间拉长,从波斯帝国到大英帝国,似乎每个时期的强权都觊觎着阿富汗这片土地。无论是“人权大于主权”的旗帜还是友好帮助国家治理,强权也总能把侵略这件事情变得所谓“合理”。
但阿富汗这块硬骨头也没那么容易啃,看似一口就能吃进嘴里,难以下咽才会进退失据。
阿富汗历史上与帝国的数次纠缠与博弈,为什么阿富汗总是帝国侵略的标的?
它有着怎样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
它的存在如何影响世界格局?
它为什么会成为帝国坟场让强权屡屡碰壁?
而作为一个也曾国泰民安过的小国,阿富汗的悲惨命运又到底有没有选择的权利?
一、资源与地缘
《左传》有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刚好可以用来形容阿富汗这个常年困于战乱的国家。前有波斯漫长统治,后有英国、苏联、灯塔国魔鬼的步伐。那么我们不妨来捋一捋,这些征服者追着阿富汗打,究竟是图啥?
要说自然资源,相比于接壤的伊朗,阿富汗简直能馋哭了。同属波斯高原,伊朗有着惊人的石油产量和盛产各种瓜果的肥沃土壤,阿富汗只有崇山峻岭和不毛之地,全国89.9%土地海拔都超过米,平地只占国土的五分之一,还沙漠横行。
要说有啥特产,如今罂粟排在第一。
当然,宝友这可不兴带。
除此之外,唯有地下丰富的矿产因多年战乱还没来得及开采。东北部珍贵的青金石在四千年前就已远销海外,见证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兴衰,还可能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储量4亿吨的煤矿以及全球第五大铁矿脉。
当然以上资源都不足以让曾经的超级大国都对它如此青睐。
真正的原因还是他强敌环伺、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阿富汗西接伊朗,东北角有瓦罕走廊,北部是中亚三“斯坦”,曾属沙俄与苏联,东南部则是与巴基斯坦纷争不断的边界线。
就像沙俄的彼得大帝曾说:“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
而内陆的沙俄帝国想看海,挡在中间的阿富汗自然不会被安排在计划之外。这话无异于告诉世人——谁控制了阿富汗,谁就迈出了控制世界的第一步。
二、建国与反抗:我的兄弟与我的陌生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阿富汗的另一个称呼——“帝国坟场”。
其实在历史上,阿富汗沦于外敌铁蹄的情况多不胜数。
-年前,雅利安人(Aryans)便已来到这里唱征服。
因此,这里古称“雅利安人的国家”(Ariana)。后来阿富汗又被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因此如今近90%的阿富汗人将波斯语(阿富汗官方称之为达里语)作为第二语言。
希腊人也曾来过,建立了延续多年的王国。而真正意义上的阿富汗历史并不算长,也就跟灯塔国差不多。
一直被征服的阿富汗,数十个世纪都在波斯帝国统治之下,直到年,波斯皇帝纳迪尔沙被刺杀,整个波斯陷入了混乱,阿富汗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天降猛男。
当时的波斯帝国已行将崩溃,普什图各部首领组织了支尔格大会,沉默寡言但有军队又有钱的艾哈迈德被推上了王位,杜兰尼王朝开始发威。
至今为止,众多普什图人心中都将艾哈迈德视作是阿富汗之父,杜兰尼王朝的鼎盛时期,阿富汗也已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二大强国。
当然强人政治的后果,就是艾哈迈德离世之后,子孙争权,短短30年,王位六易其主,另有互相看不顺眼的各大部族。阿富汗开始走向衰落。
正如普什图古谚所说:“我和我的兄弟联手对抗我的堂兄弟,我和我的堂兄弟联手对抗我的陌生人。当没有外人时,我对付我的兄弟。”这谚语放今天也是一语成谶。
一旦内斗嘛,陌生人会准时敲门,在阿富汗人互相伤害的日子里,英国已经崛起。
马基亚维利在他的《君主论》中谈论被征服的国家时,认为有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统一性的统治,这种国家进入很难,但一旦征服就很容易控制;
而另一种权力分散,你进入它很容易,也很容易在国家内部找到同盟,但是却很难控制。
内部多年混战纷乱的阿富汗,显然属于后者。这也能解答,英国三度入侵阿富汗都没占到便宜的疑惑。
当时的阿富汗,北有沙俄虎视眈眈,南有英国频繁出没。倒不是说它成了香饽饽,而是即便不属于我,也不能成为对方的属国。
于是大英喊着“保持阿富汗领土完整”第一次入侵阿富汗,过程过于丝滑,随随便便就打下了坎大哈,到了喀布尔连枪都没开就进城了。
然而几年之后,正当英国熟练的设置好傀儡,准备高枕无忧,喀布尔发生了暴动,傀儡国王也火速表示自己是忍辱负重,一翻骚操作把英国人吓蒙,慌不择路逃进了“丝绸峡谷”,直接把命送。据传10人到后面只跑出来一个残废医生。
而第二次入侵毫无新意,基本是前作的旧酒换新瓶。起因是沙俄如貔貅般的领土吞并,扩张到又跟阿富汗眉目传情。于是为了守护“帝国的奶牛”,英国再次出手。又是熟悉的剧情,
占领
暴动
复仇
谈判
...
那我走
还取得了让阿富汗人民更团结的成就。
至于第三次,由于在一战中英国惨胜,已经逐渐驾驭不了“帝国奶牛”,阿富汗却在此时宣布独立,并趁机在边境扰动,于是英国再度出手。
当然吃过两次亏的英国面对此起彼伏的起义,也终于耗不起,最终承认阿富汗独立。这算是《我与帝国恩怨》的第一季。
三、黄金时代
在跟英国的数轮battle之后其实阿富汗也经历过稳定和平、发展经济的时期。
年19岁的查希尔因为父亲遇刺,当上了国王。因为在法国留学,父亲的方针又激化了内部矛盾。所以他决定带着阿富汗走上一条开放现代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20年间,阿富汗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二战的时候阿富汗作为中立国,又赚了一笔。
而冷战格局开启之后,阿富汗更是一手拉得苏联亿元贷款,一手获美国援建机场。
在巨头的夹缝间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自己发展得笑哈哈。
在冷战博弈中,就被两边疯狂追求,你要修啥,我给你修,厂修好了我给你绿化。反正那时候工厂、学校、取代了荒野和黄沙,女性也被鼓励去掉面纱,参加工作与男性无差。
然后西装革履、短裙碎花,周末野餐,相约酒吧,进入那时阿富汗的流行文化。年后的40年间也是阿富汗的一段美好年华。当然这种政教分离世俗化来得太突然,步子容易迈得太大。
年查希尔国王被达乌德篡位。背后是阿富汗内部矛盾的凸显。
到年的哈菲佐拉·阿明则把矛盾搞到了外部。毕竟游走在巨头之间就要有扛着棺材板的先见。有个词就叫“蹬鼻子上脸”。
阿明与“红色亲王”达乌德和后来同样亲苏的塔拉基不一样,他先是驱逐苏联外交官,其后又废止《苏阿友好合作条约》,然后...然后苏联就来了。
四、引苏入室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明率先遇难。
毕竟冷战背景下的援助可不是请客吃饭。真金白银背后你也不知道是不是伪善。当然灯塔国当年也干了个同样的事情,越南。这次苏联捡起了同样的剧本,只是把标题改成了阿富汗。
当时的苏联相较于英国,手段更简单,就是干。正面、侧面、或明或暗,都是用过的手段。至于这件事国际社会怎么评判,就看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参赛团。不能说全球抵制,只能说确实吃相难看。
但是,即使在阿富汗待了近10年,苏联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毕竟战争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要么占资源、要么占市场、要么抢劳动力、要么看重地缘,关键阿富汗属于吃进去容易吞下去难。
一方面阿富汗少雨酷热,习惯寒冷的苏联人扛不住;
另一方面阿富汗全是山,而且山民彪悍,擅长游击战。苏联的正规军一到山里就犯难。
虽然有雌鹿直升机能山间悬停,也不怕AK的威力,但就是价格太贵,万美金,也就是几个RPG的事情。关键无论是AK47还是RPG都是苏联发明的东西,美国给阿富汗的毒刺导弹还涉嫌抄袭。
结果就是苏联入侵的近10年里,多万阿富汗人殒命(约10%),多万人成为难民,苏联损失了1万多兵力也没能彻底实现管理。
其实年,苏联就想撤军了,毕竟花了几百亿卢布,也没捞到啥好处,但内心又在挣扎,我不能输。年苏联距离解体只有3年,此时已经属于内忧外患,阿富汗也终于把握不住。苏联撤军后留下阿富汗一地鸡毛,国内权利真空后各路军阀就开始占山为王。
然后灯塔国还盛赞阿富汗人民的反抗精神.为啥还有这一出呢,我以前在也门恰特草那期讲过毒品的事儿。提到阿富汗被苏联入侵时CIA在其中就搅过这潭浑水。
五、灯塔熄灭
在长达10年的战争期间,阿富汗的反苏武装游击队前赴后继,一方面阿富汗获得了极大的国际支持,例如当年CIA就积极训练和指导过军事战术。
而另一方面人还提供了毒刺导弹,但RPG性价比再高,还是得花钱。然后就有了CIA的损招,教人种植罂粟以支撑军费支出。
ClA还印了小册子教人如何从零开始种,附赠的罂粟种子真的是一站式荼毒。毕竟毒品界中罂粟的影响巨大,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是由它衍生出。
而且阿富汗气候适合种植罂粟,CIA还帮人家扶持了多名下游毒枭建加工厂,这真的是“好事”做到底。世界驰名双标。
最后结果就是如今以阿富汗为中心的金新月是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也承包了全球90%的罂粟产量,罂粟在阿富汗彻底扎下了根,而它影响的是全世界。
苏联走后的权利真空期间,一个叫tlb的组织出现。
这个组织当时制定过一些法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所有市民每天必须祷告五次、所有的男人必须留起大胡子。长度嘛下巴之下一个拳头那么长,否则你会挨打。然后禁止看电影电视,禁止跳舞、绘画、放风筝,以前阿富汗民间最流行的放风筝再也没了。
禁止女孩上学,禁止女性工作,要有男性亲戚陪同才能上街之类直接让曾经女性平权的努力化为泡影。
关键是曾经位于阿富汗巴米扬平原上的人类文明遗产石佛被整没了。
年张昕宇和梁红用数字成像技术对大佛进行了影像还原。
接着他们就上了悬赏名单,一个人头5万美元。
然后一方面说要铲除军阀和重建国家获得民众的支持,一方面1年tlb还搞了禁毒运动,以获得国际支持和国际禁毒组织补助。为什么说不是真的想禁毒呢,因为前一年还在严刑峻法连坐鞭刑,2年之后毒品种植量就照常升起。
民众意识到自己错付已经晚了。因为女性被禁止工作,教育直接崩了。医疗也崩了。
关键1年灯塔国也来了,和苏联一样如入无人之境,瞬间就被占领。
这次阿富汗被入侵的的导火索是事件,但这个事情能够持续20年其他的原因不能说和前面一模一样,只能说如出一辙,无非是地缘的牵制,在中亚十字路口插下一根钉。
阿富汗战争第一年,灯塔国飞速把关键城市占领了。本以为黑鹰战斗机再也不会坠落,但没想到这次还是hard模式。
就像占领的模式还是找个傀儡,人反抗的模式也还是打游击。
装备精良的大兵一脚就踩进了阿富汗的泥潭。完美诠释什么是敌在暗我在明,什么叫以劳待逸,疲于奔命。还是一手AK一手RPG,虽然是拖鞋军,奈何RPG同样克黑鹰,不行就是多几发的事情,地雷、暗枪防不胜防,关键也不熟悉山里的地形。
所以占领了但没完全占领,还是第一季的剧情。就像曾经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所说:“一直以来,阿富汗每一寸重要土地几乎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但叛乱分子可以轻易藏匿于群山之中。第二天早晨情况就会回到原先的状态,好像从未发生过任何冲突,敌人还会继续出现在前一天被消灭的地方。”
关键是占领嘛没完全占领,驻军和重建这事儿还烧了万亿美金。
当年被媒体报道曾经修了个天然气站,花了万美元,还有空运9只山羊花了万美元。
重建的钱经了好几道手不知道还剩多少会流到阿富汗,即使到了阿富汗钱又剩多少也没法算。
毕竟灯塔国还有架飞机在阿富汗坠落,死了两个审计人员,说是“机器故障”,这不就是会计必须死的熟悉剧情吗?
然后再看矿泉水得空运一瓶13.37美元。还有0美元一个的马桶盖。美元的小冰箱。年驻阿军队还被查出有起公务消费发生在酒店和赌场,关键钱花了事儿也没办成。
虽然每次小规模冲突都是获胜方,但tlb就是打不干净,而且山民手上的武器竟然还装备升级了。
哪像灯塔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还被傀儡给吸了血,弄了个喀布尔银行,却出现了大批坏账,9亿存款还不知去向。
结果就是折腾了20年,灯塔国又捡起了苏联的剧本,继续演了一遍,前后花了万亿美元,还是在帝国坟场搁浅。最终就是军火商疯狂挣钱。
但即使阿富汗依旧是那块啃不下的硬骨头,它依旧是战争最大的牺牲品。
六、无奈与悲哀
曾经的阿富汗是自由的乐园,被称为“中东小瑞士”,经济发展,国泰民安,而现在的阿富汗,因为战乱公路被废弃了五分之三,可耕地面积不足农用地的2/3。毒品在国内泛滥,教育科技也难再翻盘。
年阿富汗gdp是36.98亿,而1年则跌到了24.62亿。年,阿富汗的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学生多万,而年女孩被禁止入学,喀布尔大学也被关闭。藏书则被烧了百万册。
只能说今非昔比,判若云泥。公园变成废墟,国家分崩离析。
地处亚洲内陆要道的阿富汗,无论是帝国觊觎,还是内部割据,都想从这个国家身上得到些什么。而平民沦为武器实验品,毒品和犯罪横行,历史上曾强盛的伽色尼、古尔、杜兰尼王朝也只能靠文字去回忆。
阿富汗这个古战场,见证了太多王朝的兴亡、也成了各大帝国的坟场。但谁又想见证兴亡成为坟场,谁又想被按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砧板上。
如果说弱小本身就是罪过,只怪生错了地方,那强权的单方面审判亦是负了高尚,当屠龙者变成恶龙,它是弱者的无奈,更是强者的悲哀。
视频版可前往个人主页观看,全网同名“阿Test正经比比”,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阿富汗:没有结束的战争》-BBC
《阿富汗:战争与贫困轮番蹂躏的土地》-刘伉
《陌生的阿富汗》-班卓
《阿富汗史》-沙伊斯塔·瓦哈卜、巴里·扬格曼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塔米姆·安萨利
《帝国的坟场:阿富汗战争全史》刘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