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12月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右)在德黑兰会见到访的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阿拉维时表示,伊朗认为与沙特恢复双边关系不存在问题刘畅
“环顾当今世界,中东是主要动荡板块。如何实现中东持久和平,是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北京)中东安全论坛上说。
的确,这片有着傲人资源禀赋的土地,在地缘政治、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长期饱受动荡、冲突、战乱折磨,安全与和平的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不过,仔细观察近期以来的中东局势,人们会发现,尽管治理、信任、和平、发展四大“赤字”仍困扰中东各国,但其中却隐约显现出一些有利于管控风险、促进合作的因素。
隐现“后美国”迹象?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中东也因美国近期的战略收缩而出现一些“后美国”迹象。
目前中东各国之间无序竞争、各种阵营和势力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乃至战争层出不穷的背后,是地区强国争相填补美国近期战略收缩所形成的地区权力真空。
与这一背景相关,中东当前局势主要特点体现在四大层面。
一是中东当前存在多层重叠的复杂竞争关系。即域外大国(主要是美俄)之间、域内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以及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
二是零和博弈思维使地区热点问题解决前景更加渺茫。伊核问题短期无解、巴以和平遥遥无期、叙利亚局势跌宕起伏、也门战事延宕日久、海湾安全持续紧张,都是其典型表现。中东各国在地缘政治问题上对抗性极强,安全感、互信度严重缺失,加深了各国间的信任危机。
三是中东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层出不穷,导致地区格局更趋“碎片化”。以库尔德武装、什叶派民兵乃至一些极端组织为代表的非国家、次国家行为体,其管控能力甚至强于一些国家政权,对现有中东民族国家体系形成冲击。
四是地区主要力量组合分野趋势总体渐明,但容易产生出人意料的变动。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国组合及伊朗主导的“什叶派新月地带”,同美国-以色列-沙特三方同盟及美国主导的“中东战略联盟”之间的地缘争夺,或是未来中东地缘竞争主线。但阵营并非完全固定僵化,各阵营间利益交织度极高,阵线随时可能出现调整,局势瞬间剧烈变化可能性增大。
地区合作有利因素
尽管竞争与对抗、冲突与矛盾仍是中东安全常态,但目前相关地缘较量已进入“谁也吃不掉谁、谁也挤不走谁、谁也离不开谁”的战略相持阶段,各方争斗的疲态愈发显现,皆有缓和关系、降温局势的诉求。
首先,域外大国存在缓和关系的需求。美俄对中东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向来是中东格局变化和地缘博弈背后的重要推动力。但近年来双方地缘争夺已形成基本平衡态势,都需要暂时缓和关系以养精蓄锐。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或将延续从中东整体收缩的战略总基调,试图将在中东维持霸权的成本更多甩给地区盟友和代理人,总体上可能减少对中东的投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