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美国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到目前为止伊朗已经在中东问题上获得了主动权,现在美国开始制裁伊朗已经不会收获太多的成效了。甚至,该媒体还断言称,伊朗现在已经在中东冲突上走上了必胜之路,并且举了去年年中胡塞武装利用伊朗的无人机袭击沙特的石油基地的例子,以此来证明伊朗在战略上的胜利。不过,在事实上,美国确实难以有效遏制伊朗。
首先就是叙利亚问题,这件事可以被看成是伊朗在中东问题上拓展话语权的第一步。众所周知,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互相消耗国力,但是由于后来伊拉克连续经历了两次战争,美国和伊拉克打成一团,无暇顾及伊朗,伊朗在这一时期的存在感并不强。
当伊拉克局势稳定后,伊朗核问题开始突出,而伊朗搞核研发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地区确立影响力。当然,伊朗知道通过核武器来提升影响力容易半路夭折,所以介入叙利亚局势就成为了拓展影响力的第一步。
在介入叙利亚问题的同时,伊朗开始介入也门战乱问题。也门战乱和叙利亚战乱几乎是同一时间段爆发,这就给了伊朗非常好的机遇。伊朗和胡塞武装之间的关系人尽皆知,胡塞武装的许多武器装备都是伊朗提供的,
这其中除了伊朗和沙特的理念不合之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伊朗通过胡塞武装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包括之前胡塞武装袭击沙特的石油基地的军事行动,所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就是伊朗提供的。很显然,伊朗希望通过控制胡塞武装,来赢得在也门的话语权,并且牵制沙特。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美国理应对伊朗进行安抚,至少不应该再激化矛盾,尤其是美国被中东千疮百孔的情况搞得焦头烂额,此时更不应该激化矛盾。但偏偏美伊在伊朗核问题上出现分歧,美国单方面退出谈判。
根据当时一些美国媒体分析,美国退出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被伊朗牵制,试图获取主动权,但是很明显玩脱了,伊朗失去了约束,在中东问题上更加激进。而美国后续的举措更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包括直接刺杀苏莱曼尼。美国刺杀苏莱曼尼开了二战后首次刺杀另一国家军政要员的先例,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动荡。
不过美国并未收获到应有的效果,伊朗依旧在中东问题上保持高话语权,而且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已经被带动了起来,这让美国处处被动。不过,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媒体已经给出了美国政府方法,那就是重新恢复美国的“战略压力”。简而言之,这种方法就是恢复对伊朗的战略威慑,这是一种见招拆招的办法,而且是有效的。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之前蓬佩奥提出“二十万吨级外交”,美国也真的派遣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在伊朗家门口进行威慑。但是这种威慑毕竟不是长期的,而且从周边情况来看,沙特深陷也门战乱,美国也放弃了叙利亚的战略。简而言之,美国恢复对伊朗的持续威慑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难度系数也将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