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鸦片害国,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的便是清朝。因为鸦片,中国开始进入屈辱的近代史。其实,除鸦片外,树叶也会害国。譬如,为吃到这种树叶,此国在全民种植,国家因此被吃“垮”,走向毁灭。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树叶叫巧茶,长得酷似茶叶,连培植环境和需要的土壤都跟茶叶非常类似。此外,还有诸如阿拉伯茶、埃塞俄比亚茶、也门茶(卡特)、恰特草等别称。该物种是由瑞典探险家、东方学家、生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于年命名。
巧茶名字中虽有“茶”字,但它常用食法并不是泡水喝,而直接将它放在口中嚼一嚼,然后就会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当然了,它也能晒干泡水喝,可以使人的精神立马“提升”好几倍。不过,巧茶虽有如此功效,但它却是毒品。
因其叶中含有兴奋物质卡西酮,咀嚼后对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并容易成瘾,又被称为“东非罂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II类软性毒品。现今很多国家已将其列为兴奋剂或受管制药物,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中国也在其中。
可是,即便巧茶是毒品,也被很多国家禁用,但它仍在热带非洲、阿拉伯半岛某些国家深受追捧,并且被滥用,这其中又以也门最为疯狂。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国土以沙漠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据统计,也门有70%的人都在食用巧茶,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未满10岁的小孩,不分男女,全民沉迷其中。可以这样说,他们吃巧茶旧如同我们抽烟、吃槟榔一般。当然了,也门人也认为巧茶是招待亲朋好友、贵宾的上好“食材”。
他们会把家中最好的房间作为巧茶室,放上一大把巧茶和瓶装苏打水,在那里招待客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也门人的嘴里也是不停地嚼着巧茶。譬如下班之后,他们就开始在街头一边游荡一边嚼巧茶。然后买些巧茶,回家继续食用。
一边享受,一边闲聊,这种生活习惯通常一直持续到夜晚,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也门人每天花在吃巧茶上面的时间短则四五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有些人甚至要嚼到半夜才感到满足,因为他们早已成瘾。
相关数据表明,也门每个家庭,平均每年会花费18%的收入花在巧茶身上。而农民,更是每年要花费一半的收入在巧茶上面。政客们也对巧茶情有独钟,难以割舍。工商业人士还说:“巧茶就像高尔夫运动,有助于成功签署合同”。
巧茶除害人外,还会害土地。因为种植巧茶需要大量的淡水和可耕地,可这两项又是也门极度缺乏的。更可怕的是,土地一旦种植过巧茶,就再也不能种植别的作物,即便种上去也难以成活。也就说,也门种植过巧茶的农田,以后就只能种巧茶了。
可是,巧茶是也门全民热捧的“流行品”,往往供不应求。根据其新鲜程度和品质,价格分布从0.5美元到20美元一捆不等。为吃到这种树叶,加上有着巨大的利润,吸引着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植粮食,改种巧茶,甚至到了全民种植的地步。
如今,也门大约有60%淡水资源用于浇灌种植巧茶的田地,但仍满足不了当地人对它的旺盛需求。他们还经常要从埃塞俄比亚进口大量的巧茶,资金大量外流也拖垮了整个也门的经济,也严重冲击粮食作物生产,造成严重的饥荒。
巧茶占也门GDP的6%、国民消费的10%,每7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与巧茶有关。可见,这种举国成瘾的现象早已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堪称树叶害国的典型。在南北也门战争期间,到了吃巧茶的时间,双方都能主动放下武器休战。
如今的也门人,可以不吃饭,但绝不可以不吃巧茶。而这个国家也正被吃“垮”,正在走向毁灭。因为一个被毒品控制的国家,是没前途的。(喜欢的话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