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研究历史的意义何在?我想这就是答案。确实,今天我们有着很好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警醒自己。
同样,环境史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对于自然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在地球上生存了一段时间的生物而已,想要了解之前发生了什么,唯有回看历史。或许我们会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是,当我们把这段经历放在历史中再去看时,会发现,其实我们所做的,已经偏离历史正确的航道。
动物行为带来灾害
受到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非洲东部一带常年下雨,因此这里总是保持着潮湿。而蝗虫特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面对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适宜生存的环境,它们怎么可能放过呢,当然要长期生活在这里繁衍后代。这里的蝗虫越来越多,终于,在年6月,东非蝗灾爆发,蝗灾的蔓延速度不可小觑,至年2月,遭到蝗灾危害的地区越来越大,一直扩散到阿拉伯半岛、也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等国。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就在东非蝗灾蔓延的同时,巴基斯坦、印度也纷纷都受到了蝗灾的威胁。那么,蝗灾最终是怎样被解决的呢,还是要靠大自然的力量把它们消灭掉。“解铃还须系铃人”,蝗灾之所以会发生,还是因为那里潮湿的环境适合蝗虫生存,如果生存的环境被改变,蝗虫当然也不会生活在那里了。
其实,蝗虫本身是很难养的,既然这么难养,为什么我们总能在电视上看到蝗灾爆发的新闻呢?对于年的蝗灾危机,一些养殖蝗虫的农户还是会感到怪异的,因为通过它们养殖蝗虫的经验,蝗虫是非常难养的,又怎么会有地方可以让那么多蝗虫生存呢。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它们会认为蝗虫难养,其实是因为蝗虫生活的环境不对,他们让蝗虫生活在塑料大棚中。
易发生蝗灾的原因
每天有足够的水和必须的营养物质,首先蝗虫没有足够的自由,而且长期让蝗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愁吃不愁穿”,没有了外出觅食的动力,会变得好吃懒做。我们知道如果把这种方法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可以毁掉一个人,用在需要生活在大自然的蝗虫身上,又怎么会适用呢?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蝗虫会变得堕落,萎靡不振。
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打乱,不利于它们生存,久而久之,社会结构就会崩溃。历史上曾有唐太宗吞蝗的典故,这当然只是一个巧合啦,只是儒家思想中讲求“天人感应”,所以这段历史就被这样记载到史书中啦。《贞观*要》中的这段历史,体现出天子治国时仁*的思想。
约翰·邦帕斯·卡尔宏是美国的动物行为学家,他在年曾做过一项实验,名为“老鼠乌托邦”。大家可以